从职责上说,宗正寺只负责皇室宗族的人员管理、族谱名牒修著等事宜,而太常寺负责的是各类宗庙祭祀、仪典等等,所以这次春猎祭祀的仪典流程之前就是由太常寺卿在早朝上提出的。若论对主祭仪式的了解宁王还真不一定比太常寺卿更清楚。
但是,“朕已经问过陈茂中了,太常寺只知道仪典流程,具体仪式并不清楚。”
在一旁听了许久的宋之问突然开口说道:“陛下,既然主祭仪式并没有人知道具体是什么,那不管你做什么都是对的!”
这话斩钉截铁的,把其他三人说得都吃惊地把视线转到宋之问身上。
大概抬杠抬习惯了郭威几乎是不加思索地开口反击:“宋大人,这事可开不得玩笑,你可知前朝……”
“我知道。”宋之问朝秦昌意拱手行礼,“想必陛下也是担心发生前朝君王祭祀九鼎有异被废之事,才对登仙殿的主祭这般忧心吧!”
秦昌意点点头,“没错。”才当几天皇帝就被废,想想也不会甘心啊!
“其实陛下根本就不用担心。前朝会发生废帝另立的事,根源并不在祭祀,而在于帝位不稳,不管有没有发生九鼎有异的事,帝位都会位移。更何况成王败寇,那位废帝作为失败者,他祭祀之时究竟有没有发生九鼎异常的情况,如今谁还知道?”
历史永远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真实情况到底怎样,谁又清楚?
宁王也反应过来,“宋大人说得对,陛下帝位稳固,根本不必在乎一个祭祀仪式。既然没人知道仪式是什么,那陛下做的必然是对的!”
“臣也认同宋大人和宁王的意见,既然祖制都只是限制了主祭人身份没有涉及其他,那自然是陛下怎么做仪式就是什么样的!”
秦昌意简直是福至心灵,刚听到这个仪式时还琢磨:大齐的开国皇帝是不是傻,定这么个奇葩的祖制,万一要是某任皇帝没来及告诉下任皇帝主祭仪式是什么,那继位的皇帝到春猎祭祀时怎么办?
原来用意都在这里:若秦氏帝位稳固,就是子孙最好的仪式;若是帝位有异,祭不祭也没什么意义。
虽然确定了具体主祭仪式可以由秦昌意自由发挥,但自由也是有限度,毕竟每年皇室宗族和重臣都会进登仙殿陪祭,仪式总还是要大差不离才行。这一点,宁王最是能说得上话,陪祭时他站得近,多少能看到些。
君臣好一阵商议,最终把主祭仪式定下了七八成,基本形式是参考的祭天之类的大典定下来的,剩下的就全看秦昌意的发挥。让萧让送几位大臣出宫时,秦昌意忍不住暗暗感叹:没想到当皇帝是个考验演技的活啊!真是,皇位稳不稳,全看演技好不好!
三月十六日,晴天无云,春猎的仪仗队一大早就浩浩荡荡的从皇城出发,在金陵主城道两边看热闹百姓的围观下出城向东而去。
春猎的地点祖台山位于金陵东郊,相距近三百里,按马匹的速度要在三月十八日傍晚之前赶到祖台山,一路行程还算轻松。再加上如今正是春日,春猎队伍的两旁到处可见草木新绿百花绽放之景,让人更是心情舒畅。
秦元熙对于这次春猎之行更是满意到不行,虽然自从上次去了趟长乐宫,秦昌意对他关心不少,但架不住秦昌意最近实在忙,也抽不出什么时间去看他。但这次春猎秦昌意想着机会难得,便把他带在了身边,一时之间父子相处的时间大大增加,可把秦元熙喜得一张小脸上都藏不住笑意。
祖台山上有田猎行宫,三月十八日春猎队伍到达行宫后,各自早早洗漱休息。第二日一大早,皇室宗族和百官就赶到登仙殿前面排好队,开始皇室的祭祀仪式。
秦昌意牵着秦元熙,后面跟着皇室宗族和百官先进入登仙殿,然后百官在主殿外站定,秦昌意和所有皇室子弟以及少数重要大臣进入登仙殿主殿。
净手、焚香、念祭文,然后就是主祭人最重要的九鼎之前的祭祀祈福仪式。等秦昌意面不改色把前几日才现编的那套仪式做完,看着大齐几位已驾崩皇帝的牌位时,心中忍不住默默心念:都说同姓之人五百年前都是一家人,算来我大概也勉强算你们的后代,既然是上天安排我占了这具身体,还望你们莫怪罪,秦氏的江山我自会平稳交到秦氏子弟手上。
念完这几句,秦昌意难得虔诚地拜了下去,再抬头突然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还以为是自己错觉。祭祀仪式完成退出登仙殿的时候,秦昌意才发现:卧槽,什么情况,原身缺失的那部分记忆竟然出现了!</li>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