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去衙门了。”娟嫂子帮着收桌子,看了眼外边的天色。“这是要下雨了。”
话音刚落,豆大的雨水落下来,一瞬将地面打湿。
秋收后的第一场雨来的毫无征兆,街上的人走的越发着急,有些跑不动的干脆到屋檐下躲雨。
阿喜站在门口,想着要是半个时辰后都不停,那就早点关门回家去。
这时不远处赶来两个人,年轻的搀扶着年长些,到了阿喜铺子外躲雨。
“婶子,来,擦一下。”年轻些的拿出块帕子给年长的擦衣服,但刚才雨下的大,淋了一路根本不是块帕子能擦干的,又因为跑的太急,年长的那一位缓不过劲来,脸色不大好看。
阿喜让娟嫂子取了两块布出来递给她们:“老人家,进来擦罢,淋着秋雨小心病着。”
“谢谢啊。”年轻的搀扶着老人走进铺子里,擦过衣服后,两个人打量铺子内,视线落到阿喜身上后,又善意的冲着她笑了笑。
阿喜回了个笑容,看她们手里都拎着包袱:“你们来镇上走亲戚的?”
年轻妇人点点头:“是啊,我陪我娘过来。”
娟嫂子走了过来,将簿子递给她,在她耳边轻轻道:“掌柜,还得去陈家送绣件,之前她们定下的。”
“明天一早送过去,现在还下雨。”
娟嫂子点点头,去了里侧收拾,年轻妇人看着阿喜笑道:“姑娘好本事,年纪轻轻就做了掌柜。”
阿喜抿嘴:“碰巧而已,外头天黑了,要不我这儿拿两顶伞去。”
外面雨不停,总不至于一直呆着,阿喜拿了两顶伞出来递给她们:“到时候还到铺子里来就成。”
一直没说话的老妇人在接过伞后沉声道了谢,离开前还看了阿喜好两眼。
阿喜没注意到这审视的目光,她还想着雨能停,停了之后她去一趟差子所刚好,今天王四娘送来了绣件,正好够十件,这会儿送过去,明天就能送去会焦。
但天不遂她意,这场雨又下了半个时辰才停,差子所已经关门了,阿喜见刘文正没回来,就叫娟嫂子早些回家,准备收拾关铺子。
这厢,也是被大雨阻挡去路的刘文正,好不容易等了雨停,准备回家放东西时,在路上遇到了从锦画堂离开的老妇人。
刘文正认出人来后赶忙迎上去:“阿娘,大姐?”
年轻妇人扶着老人高兴道:“阿娘,是小弟。”
老妇人微绷着的脸有了些松缓,看到刘文正肩头上湿漉漉的:“下着雨跑这么急做什么。”
“我刚去衙门里办事了,遇上大雨耽搁了些时候。”刘文正从她们手中接过包袱,“你们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老妇人淡淡道,“先回家去。”
也不要儿女扶着,老妇人径自朝前走去,正是刘文正住所的方向,刘文正低声问后面的姐姐:“大姐,怎么回事,我不是前几天才回去过。”之前农忙,掌柜的还让他回去帮过几日的,怎么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过来了。
“刚刚我们去过你做活的铺子。”刘大姐低声道,“还看到你那掌柜了,之前李家两口子回去不是说了你做活的地方,那掌柜的看起来比你还年轻啊。”
李大夫夫妇回去时说起来,并没有讲的很详细,只说是在镇上绣铺给人做账房先生,掌柜是个女子,所以刘大姐心里头想着的,一直觉得是个与李夫人差不多年纪的掌柜。
刘文正忙道:“你们没说什么罢?”
“说啥?能说啥?”刘大姐奇怪的看了他一眼。
刘文正摇头:“那你们这趟来做什么,娘腿脚不好别又疼了。”
“那我哪知道,娘可能就来看看,叫我陪来。”刘大姐忽然想到了什么,拉住弟弟,“小湘前阵子到你这儿来过了?”
刘文正嗯了声,他也是回家了才知道,小湘到镇上来并不是娘的意思,是她自己和家里说到镇外找叔伯家的姐妹,又和叔伯这边说住几日就回家去了,两头瞒着。
刘大姐啪拍了下大腿:“娘前几天去小湘家了,回来就叫我陪她到镇上来,出啥事了?”
刘文正心里咯噔了下,依娘的性子没事不会来镇上,她知道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