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清楚自己今夜逃不掉,终归是面对现实的,但还是想趁着现在没被发现,偷得些许闲时。
秋风乍起,素月流天。
白间倚靠在围栏上望着八月十五这一轮圆月,不禁想起两年前偷出宫去那个夜晚,也是这样的一轮明月,他心里念着那个笑容至真至纯的小姑娘,带着笑意入梦。
也不知那个小姑娘如今怎么样,是否还如初见时那般天真可爱,是否有好好照顾他的兔子,是否.....白间正想的入神,却觉得自己像被什么人盯着,生生回过神来。
他随着长长的廊道望去,拐角处站了一个一身红色宫装的小姑娘,正定定盯着他。
他心下有些疑惑,却带了些笑意的对那小姑娘招招手,道:“过来!”
吴予安望着他,只觉有些面熟,又有些痴,便立在原地。
半晌才踏着小碎步去了白间身旁,白间蹲下,适应她的身高。
二人这样对视,白间细细打量了她一番,只觉这小女孩生得是水灵剔透,如盈盈秋水。
却想不起亲戚中哪一家有这样一个小女孩,遂问:“小丫头,你是谁呀?”
“我是予安。”
白间细细回想,自己确实没有听过这样一个名字。只道:“予安?你今日是随谁进的宫?”
“我随姑姑。”
“那你怎么跑到这里来啦?”
“我等姑姑等得无聊,便随着人潮想要在宫里逛逛。后来蹲在廊下瞧见皇上牵着皇后进了殿里。我想要回去,却找不到路了。”
白间听罢,原来是迷路了,遂打趣她:“小迷糊鬼。”
吴予安听他笑话自己迷糊,颇有些害羞的捂脸笑了起来。
白间方才还未记起她的模样,只是此刻见她捂脸甜笑,才觉眼熟。但还是不敢确定这就是她,只得试探问:“你家有养兔子吗?”
“哥哥怎么知道我家养了兔子?”
白间心下大喜,摸摸她的头笑道:“因为哥哥就是送给你兔子的人呀!”随即他又有些失望的说:“原来你这小丫头不记得我了!”
吴予安听完眉头紧锁,道“我是不记得哥哥的样子了,原来哥哥的家在宫里。”
“那你呢?进宫来是做什么?”
“皇上成亲,姑姑进宫演奏,说带我来....”吴予安顿了一下,接着说:“见见世面。”
“那你姑姑现在何处?”
“御花园。”
白间思索了一会儿,道:“哥哥待会儿将你送过去,你现在陪我聊聊天好吗?”
“好。”
殿内,时月风端着都快坐不住了,也听不见四周有何动静,便唤到:“皇上?”接连唤了几声,也没动静。
一时有些气不过,便高声将殿外的宫人喊了进来。
她想要将盖头揭下,却被嬷嬷止住,直劝道:“娘娘不可,不合规矩。”
“皇上呢?”
“奴婢即刻吩咐人去找皇上。”
“我再等一刻钟,见不到皇上我就回楚国。”
廊下白间还在与吴予安谈话,谈的是他们没见的这两年各自的一些生活趣事。
吴予安自顾自的讲了自己两年来学习跳舞和弹琵琶的事,白间夸她心性坚韧并表示有机会要看她跳舞。
而吴予安其实听不懂他说的大多数话,但还是认真倾听。
白间还在喋喋不休,却听见有人叫“皇上”,他知道来人寻自己了,便起身牵着吴予安去了侍卫那里,吩咐侍卫将她送到太常寺卿那里。
吩咐完侍卫,白间又蹲下身子对吴予安道:“予安要好好照顾自己,照顾兔子,好好练习歌舞和琵琶。哥哥还会和你再见的。”
吴予安方才听他和侍卫说话,心里便有七八分明白他的身份了,听他这样和自己说话,此刻有些心惊,只得应道:“好。”
待白间离去,吴予安立在原地,盯着看他很久,只道这便是杀了自己父母的仇人,又忆及宫人惨死的画面,她眼里蓄满眼泪,直到看不见他的背影,才摸了眼泪。
白间回到殿内,在嬷嬷注视下,用金秤杆挑起了时月风的盖头,二人四目相对,时月风认真得盯着他,白间一时有些脸红,眼神飘向了别处。
在嬷嬷的“指挥”下,帝、后吃完长寿面,双双更衣。
这时嬷嬷们才放心的退出殿内。
二人一身单衣坐在床边,白间侧目看了眼时月风,几年不见美艳更胜从前,此刻她不再如初见时那般趾高气昂地看他,而是双目微合,微微低头,脸上一抹红晕,两行泪痕,更显女儿家娇柔。
白间想要问她为何要哭,唯恐自己给了她委屈,但想到昔日她的不礼貌,便生生住了口。
只是将她身子轻轻一推,二人步入红帷,共度这千金一刻的良宵。
第二日一早,白间醒来时,时月风已穿戴好,等着他起床同他一道去拜见太后。白间睡眼惺忪看着她,对宫人吩咐道:“你们都下去吧,让皇后为寡人更衣。”
在时月风记忆里,白间一向是个温润大气不屑与人计较的性子。
在楚国做质子时,那时贵族中些不明事理的公子见到他,总会变着法贬低他几句,给他下绊子,而他是不论受多少委屈,也总是笑意盈盈面对一切。
并非假笑,而是带着王族身上少见的少年气的笑,他的笑是能沁人心脾的,总能引人注目。
昨夜的一切,于她而言就像一场梦。
白间见她愣在铜镜前,想到她昨夜的泪痕,心下颇有些不好意思的对她道歉:“大婚礼节繁琐,忙了一日。夜间我觉得太闷,就出去走了走。你不必哭的。”
时月风见他特意解释,心下想到,他还是和从前一样,没变。便笑道:“臣妾是哭嫁,不是为了皇上哭的。”
“总之,你不必担心,往后寡人会尊重你。”
“臣妾谢过皇上。”时月风说着,俯身做了个福。
待她为白间梳洗更衣后,二人先去拜见了太后,后举行朝见礼;皇帝升太和殿,以大婚礼成颁诏天下,臣民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