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建奴想干嘛
戚家军给了朱由检不小的底气,虽说他没亲眼见识过满清八旗的战斗力,也不知道这种伪线列步兵能否对清军造成降维打击。
但以戚家军刚刚演武的表现来看,只要摆开阵势,除非让玄甲军带头,三千营两万多铁骑一起冲阵,在不考虑士气和伤亡的情况下才能击破戚家军的大阵。
低于万人,对戚家军就不会有太大威胁。
而红色词条“近代步兵”朱由检没有加持。
虽说是不限制人数的,但条件太过苛刻了。
光是一个全天候训练周期超过六个月,就完全排除了此时他手下的任何部队。
更不要说火器覆盖率还要在50%以上,哪怕是神机营,也只有百分之四十的火器装备,这还是有多个词条加持后的情况。
要想加持这个词条,只能等这次的战事结束,才能慢慢发展起来。
骑着白马回到乾清殿。
朱由检第一时间先给黄得功写了封亲笔信。
他虽然不懂战事,但他知道该让懂的来操控战局。
从上次跟李自成打他就定下了一个大致方案。
京师给出大方向,负责战略。
下方统帅执行战略,负责战术。
像现在,朱由检想要的是拖上十几天,等周王援军、各城修缮完毕和春耕结束。
那黄得功要做的就是想办法给北直隶找补出十几天的时间。
对于这个后世有名的战将和忠臣,朱由检给他的权利极大。
整个北直隶包括去往察哈尔的张世泽部,全部听从黄得功的指挥。
只要他能完成既定战略,哪怕拿京师做诱饵都可以。
洋洋洒洒写出上千字,让夜不收加紧送往宣府。
而后朱由检也没闲着,又起身前往东阁,找倪元璐商议范景文密信中提到的江南事宜。
京师离宣府并不远。
三百五六十里地,沿途全是官道,还应朱由检的要求,每隔五十里便有一间驿站,由新军驻防。
两名夜不收仅仅换了两次马,便在下午时分送到宣府。
作为明朝北境防线重要节点,无论是漠南蒙古南下、李自成东进还是女真绕道张家口入关,都不可避免的要经过宣府。
因此宣府的防御能力极为强悍。
城墙标准跟京师是一样的,而且因为是军事重镇,还特意加强了军事属性。
角楼翁城女墙炮台一应俱全。
按照设想,在宣府内驻扎一万大军,粮草军械充足的前提下,可以抵挡十万大军的猛攻,就算是二十万人以上,也可以保证半月不丢。
因此李自成来之前,崇祯和朝内众臣才表现的那么不屑。
毕竟一个周遇吉带着数千残兵,凭借宁武关愣是干掉了李自成七万人。
而宣府有总兵唐通率领的五万精锐,给李自成一年也打不下来!
然后……
李自成还没到呢,唐通就开关献降了。
好在经过朱由检的一番操作,宣府终于再次回归了正确用法。
而且作为边关四镇中唯一还在手中且未被破坏的大城,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黄得功的驻防地。
一万七千新军,三千近卫虎贲,再加一个黄得功,几乎可以确保北直隶西北地带万无一失。
因此,当朱由检的密信传来时,黄得功第一个想法就是将西北处的明军调到山海关一线。
只不过却被参军金铉拦住了。
宣府总兵府内。
二人围着舆图,吵的不可开交。
门外的亲卫都不敢入内。
“若建奴想要夺山海关,昨夜便下了!怎么可能还会等着大军过去!”
“这么好的机会,建奴绝对不会放过!而且有王总兵的万人先锋在前,不用担心被围点打援,此时不派兵,对的起皇恩吗!”
“此时不支援,才是对陛下最好的回报!”金铉咬着牙,拳头砸的桌子咚咚作响。
黄得功也不敢示弱,瞪着金铉一字一句的问道,“那请问金主事,一旦山海关陷落,建奴沿官道长驱直入,蓟真空虚,京师寥寥数千之军如何可挡!”
“黄帅难道还没看明白吗!建奴目的不在京师!”
“哼!”黄得功冷哼一声,“金主事是不是想说,建奴想逼迫朝堂南迁,然后尽占北地啊”
金铉肯定的点点头,“北直隶浮财被闯逆搜刮一空,建奴此时入关,不为占地还能为什么!”
黄得功重重拍了下桌子,“建奴之意当然为了占地,但占的不光是北直隶!”
“难不成建奴还妄想颠覆我社稷……”金铉先是不屑,可说着说着,忽然怔在原地。
满脸惊恐的看向黄得功,“建奴到底想干嘛!”
“若建奴妄想逼迫朝堂南迁,大军压境即可,何须在山海关外游弋不前”黄得功沉声说道。
“那可是多尔衮老贼带着的两黄旗加镶蓝旗,六七万建奴精锐,便是没有其余各旗,也足以横扫京师。”
“此时踌躇不前,放任我等大兴土木,开垦良田,丝毫不惧南方援军。”
“金主事你说建奴所图什么”
经过黄得功分析,金铉肉眼可见的慌乱起来。
事实确实如此,哪怕他是多尔衮,要是想攻占北直隶,此时直接破山海关,攻城略地便是。
哪怕不打山海关,以建奴的机动性绕道而入,也没有丝毫问题。
整整三个旗,没理由留在山海关看戏。
除非建奴不光是这一路!
多尔衮在等其他方向的建奴到位!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会停滞在山海关外迟迟不进!
要是建奴兵分数路,那他们的目标就绝不是北直隶这么一小块土地了!
最大的可能就是……
长江以北!
任凭这俩人在怎么有战略眼光,在怎么推测多尔衮的野心,也不会想到多尔衮的目标是席卷整个大明朝。
毕竟江南还有几十万大军,还有长江天险和江南水网。
建奴或者说自古以来的北地游牧民族,都适应不了江南的地理和天气。
但把大明打成南宋局面,也已经足够让二人惊讶了。
反应过来之后,金铉还是没能明白,黄得功为何非要派援军去山海关一线。
现在既然知道建奴是多路齐发,在没弄清局势之前,不应该按兵不动吗
毕竟按照朝廷章程,将各城修缮完毕,春耕结束,以建奴拉胯的后勤,一城一城的阻挡,建奴不可能越过黄河南下的。
将心中疑问询问过后,理论派和实践派的差距就显现了出来。
黄得功作为久经战阵,一步一步打上来的总兵,经验比金铉多太多了。
“因为山海关一带,正是建奴中军,无论建奴分多少路,都要围绕中军展开。”
“只要挡住中军,就算建奴偏师跨过长江,也无须担心。”
“黄帅为何如此笃定山海关外不是只有六七万人吗建奴本部加蒙古和汉军旗足有二十万呢。”金铉疑惑的问道。
黄得功点点头,伸手指向山海关方向,“金主事说的没错,建奴加起来确实有二十万大军。”
“可你有没有想过,我大明上上下下也有百万大军呢,可实际战力呢英国公的三千营,勇卫、近卫等军,最多再加上黄某本部两万多人,也才五万而已。”
“若以金主事为帅,中军也仅有这五万人吧。”
“建奴纵使有二十余万大军,可最精锐的乃是上三旗,而眼下上三旗中两旗外加建奴当今真正的掌权者多尔衮均在山海关外,就算其余十五万俱出,也当不得中军。”
“而山海关就是重中之重。”
说完,黄得功又用手指在山海关的位置向左右延伸一番。
“无论建奴到底想干嘛,后勤补给都绕不开山海关。”
“若黄某猜测的没错,那多尔衮这老贼就是在等其余偏师到位!使我王师应接不暇,无力分兵北上支援山海关,届时若王师对阵偏师,则多尔衮率军直抵京师,若王师弃偏师迎中军,则多尔衮定当以建奴马多之优势,赶赴蓟州一带与王师僵持,而偏师席卷黄河两岸,断北直隶生路,无粮无兵之下,朝廷也只得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