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9章 戚家军!(1/2)

第79章 戚家军!

多尔衮将碗中奶茶一饮而尽,丝毫不在意报信甲喇章京的伤势。

此时满清军制是从狩猎时地组织演化而来的。

作为渔猎民族,女真很早就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狩猎编制。

一个部族中可以狩猎的男丁组织起来,由该部族享有名望的人带领,附近几个部族在统一狩猎。

这种制度虽然原始,但很有效。

这种部族间狩猎的组织被称为牛录,也就是大箭的意思。

领头的人被称为牛录额真,意为箭主。

后来努尔哈赤将牛录制度进行整合。

规定三百人为一牛录,是军中最基础的编制。

五个牛录又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

五个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额真。

以前女真人数稀少,基本上一个固山就是一旗。

到皇太极改后金为清时,女真实力已经很强了。

基本上每个旗都有好几个固山,而且还有大量的蒙古人和汉人。

为了表示满清是和明朝为同一级别的国朝,而非上下级关系,也为了减少蒙古和汉人之间的隔阂。

皇太极又设立了军中官职和爵位。

但相对复杂,额真和章京并存,还设有佐领一职。

因为这时候每旗的每个牛录大多是同一部落的,因此牛录的最高长官同样拥有该牛录所属部落的管辖权,上至钱粮农田,下到人口分配,权力极大。

最终牛录额真之职不变,另设一佐领,专司战事,可以理解为副官,蒙古人和汉人都可以出任。

甲喇以上的官员,只有统军权,没有管理部落和兵田的职位为甲喇章京。

而拥有手下牛录部落的所有权的甲喇们又叫做额真。

不过在多尔衮几年的运作下来,这类人已经很少了。

毕竟一个甲喇就有一千五百人,附属部落人口高达近五千,多的可能上万,这权力实在太大。

而固山级别则都是章京,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是旗主的亲信将领,负责协助旗主掌握手下固山的。

至于旗主级别以上,完全就是看谁手下的牛录多。

多尔衮能完全掌握上三旗,手下近三百个牛录,自然可以在盛京横着走。

顺治手下没有一个旗,亲兄弟豪格虽然有个正蓝旗,还被多尔衮拆了,自然没有权力。

像刚刚甲喇章京汇报的战况。

镶蓝旗下四个固山,近一百个牛录,区区折损一两个,根本不足以挑动多尔衮的情绪。

一旁的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都没当回事。

盘着手中佛珠,目光看向多尔衮。

“老十四,区区五千守军,就不必等汉军八旗了吧,直接让儿郎们压上,夺城再说呗。”

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弟弟的儿子,跟多尔衮算是堂兄弟。

虽说都是辅政王,但权力却天差地别,济尔哈朗也只能以多尔衮为先。

听到这话,后者漫不经心的摇摇头,再次给自己倒了碗奶茶。

“慌什么老十五现在还没到喜峰口呢,老二最快也得十天后才能到张家口。”

“现在打下山海关吓跑皇帝老儿吗”

济尔哈朗闻言,盘珠子的手顿了顿。

“此时吓跑不是更好吗”

多尔衮轻轻一笑,反问道,“有什么好的”

“等老二到了张家口再说,我倒想看看,这些个服从大清的番部,有几人忠心。”

“你真的只想收拾诸番”济尔哈朗眉头紧锁。

多尔衮无所谓的耸耸肩,“总不能还想着一战灭南朝吧。”

济尔哈朗心里对多尔衮的计策猜到了个大概,再次转动起佛珠。

闭着眼睛劝说道,“老十四你的野心太大了,大到草原上的豺狼也吞不下。”

“南朝皇帝都到了这个地步,还能临城破百万,实力没有你想的那么弱,还是见好就收为好,等他们再虚弱一点,能少死很多儿郎的。”

多尔衮喝着奶茶,连一个眼神都没给济尔哈朗。

后者无奈的叹了口气,多尔衮哪都好,有权谋有胆略,但太自负了。

自负到让他都有些恐惧。

若是南朝还跟之前一样,是头绵羊,那在多尔衮这只豺狼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可现在这只绵羊好像要蜕皮了,一旦摘下那对羊角,露出的便是金龙双须!

他也不知道此时去薅这对须子是好是坏,可目前看来,好像这个时候是他们女真儿郎最好的时机了。

多尔衮不知道济尔哈朗在想什么,他也不需要去知道。

将手中茶碗放回桌子,慢条斯理的站起身来。

“让谭泰再调两个甲喇上去,慢慢打,来时带的几门炮也让儿郎们熟悉熟悉,告诉他别着急。”

跪地的甲喇章京先是一楞,而后才懵着脑袋起身,往帐外走去。

“老六你也别闲着了,去安排镶蓝旗就地打造攻城器械,总不能汉人造的了,我女真儿郎就造不了吧”

济尔哈朗无奈起身,多次想劝说几句,也没能开口。

走到帐口时,终是回身问道,“老十四你怎么可以笃定,可以留下南朝皇帝呢”

“因为我能带着儿郎们留下南朝皇帝,仅此而已。”多尔衮正视济尔哈朗,严肃的说道。

后者重重点头,“好,我这就去。”

随着济尔哈朗和几名亲卫离开,帐中终于安静下来,多尔衮连大帐都没出,只是再次倒了两碗奶茶,冲着大帐内层喊了句,“范先生,出来喝口热茶吧。”

很快,儒生打扮,面若干柴的范文程便走了出来。

丝毫不跟多尔衮客气,径直坐到其对面,端起茶碗喝了起来。

多尔衮非但没生气,反而很开心。

无他,范文程的脑子确实好使,他能成功走到这一步,离不开眼前之人的帮助。

浅尝几口,范文程便提及正事,“大王,礼亲王那边怎么样了”

“昨日刚收到老二的快信,土默特部已经答应出兵,小部族也有三十多个愿意跟着来喝口汤,就是察哈尔部还没回应。”

范文程闻言,下意识的捋了捋胡子,“察哈尔部一直首鼠两端,即便不愿意出兵也无所谓,待大军过境,他们自然会分清的。”

“大王要提醒礼亲王,与李自成接触时,定要多加礼遇,恩威并施方可折众。”

“还有豫亲王那边,山东道一日不下,大王便一日不可动!”

多尔衮很相信范文程,但还是忍不住问道,“真的要这么麻烦吗”

范文程放下茶碗,枯瘦的手指沾着奶皮,在案几上划出三道水痕,

“睿亲王请看,山海关是明人的乌龟壳,但龟首伸向辽东,龟尾却连着蓟镇。”

“若大清八旗健儿自山海关长驱直入,沿路众多大城,西起大同宣府,东至蓟州天津,都将成为阻碍。”

“京师又有崇祯帝刚破百万大军的精锐,再以这些坚城拒守,便是二十万大军齐至也难以破城。”

“明廷南部尚有几十万大军,若不能以大浪卷沙之势南下,一旦等崇祯帝收拢朝堂,大清三十年内便不要想着过河了。”

多尔衮听完,也是止不住的叹息。

他把一切都算进去了,就是没算到崇祯这个变数!

帐外传来战马嘶鸣,镶蓝旗的工匠正在打造云梯,铁器相击的叮当声混着女真语的呼喝,像极了当年赫图阿拉城外的狩猎场景。

现在的崇祯皇帝,就如同那困兽,若是不能拉紧猎网,守好出路,让囚兽脱困。

那部落的妇幼们便要再饿几天。

“范先生深谋远虑,多尔衮不能及。”

多尔衮感慨一句,而后拎起铜壶,滚烫的奶茶在空中划出琥珀色的弧线。

“那为何非得等老十五捅破山东道我们三路大军齐压,崇祯小儿怎敢不逃”

“老二已说动土默特部,待老十五出喜峰口,喀喇沁的骑兵就会像秃鹫扑食般从张家口直扑京师。”

“现在崇祯小儿立足未稳,探子来报又说京师各地百废待兴,百万军民嗷嗷待哺,正是齐攻的好机会啊!”

范文程突然起身,上前掀开羊皮帐帘。

十里外的山海关火光摇曳,隐约可见明军在垛口间游移。

他深吸一口气,“当年广宁之战,熊廷弼修了七百座墩台,后来是孙传庭、袁崇焕,哪怕是李自成百万大军压前,崇祯帝也是一步未退。”

“崇祯皇帝纵使有诸多弊端,纵使是称得上一句昏君骂名,然而有一点却是奴才不得不佩服的。”

“那就是崇祯皇帝的骨气,或者说是这大明皇帝的骨气啊。”

范文程看着山海关的城头,语气格外萧索。

“五千老弱尚且守关,英宗北狩尚且有于少保力挽狂澜,好一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若非明廷自断筋脉,将脊骨折断,又哪有我大清什么事啊。”

说到这,范文程的喉结动了动,“大王信不信便是大清二十万八旗破京师,最多也只能枭崇祯帝的头颅。”

“只要崇祯帝身死,明廷立马就会拥立江南王室,舍弃长江以南,与大清隔江而治,到时会更麻烦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