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 章 世界各地震动,倭国决定派出关东军
晨曦微露,申城街头巷尾的报童们,便已站在各大报社门前,挥舞着手中最新的报纸,卖力地叫喊:
“最新消息!最新消息!日国特务行刺未遂,陈将军演讲震惊世界!”
“最新消息!最新消息!日国特务行刺未遂,陈将军演讲震惊世界!”
“日国阴谋败露,南进计划暴露无遗!”
“日国阴谋败露,各国震怒!!!”
“……”
“……”
随着报童们的呼喊声,早起的人们争相围拢过来,伸手接过报纸,一边翻阅一边议论纷纷。
“哈哈哈!这帮小鬼子,这回可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街道边,一个身穿长衫的中年男人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报纸,脸上满是痛快之色道:
“他们以为暗杀陈将军,就能掩盖真相,结果弄巧成拙,如今全世界都知道他们的恶行了!”
“没错,看看这《纽城时报》,连西洋人都在骂他们!”
中年男人边上,一名年轻的学生模样的青年人,指着一篇英文报道义正言辞道。
尽管他读不完全太懂,但那张印着日军伸出魔爪,在东南亚肆虐的照片,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而茶馆里,客人们正围坐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着。
“陈将军这番话,可真是解气!说得痛快,骂得有理!”
“没错,我看着报纸,都觉得热血上涌,想去参军报国了。”
“他可是实打实的帅才,不光能打胜仗,还能当众在国际媒体面前揭露日国的阴谋!”
“陈将军是我们华夏的大英雄,那些天杀的小鬼子真是太卑鄙了,居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搞刺杀!”
“他们就只会搞这些下三滥的手段,敢对陈将军动手,真是自取灭亡!”
这个时候,就连店里的伙计们,都一边端着茶壶倒热茶,一边忍不住插话道:
“哈哈哈,客官们,您看这文章里还写着呢!
日国政府现在焦头烂额,连他们国内的报纸都在遮遮掩掩,想糊弄百姓!”
而坐在一旁的老者闻言,捋须沉吟道:
“可不是么?日国都是猥琐小人,惯会撒谎,但天下人都不是傻子。
今日之事,让他们丢尽了脸,怕是要影响整个战局了。”
……
……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西方世界,同样被这两条新闻震动。
在纽城,华巴街的报摊前,此时已挤满了美利坚人。
男人们戴着礼帽,捧着热腾腾的咖啡,低头阅读《纽城时报》,个个脸上写满了惊讶和愤怒。
“哦,我的天啊,上帝,日国邪恶的南进计划竟然是真的?”
“看来华夏人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他们竟然能在日国行动之前,就发现了这一深藏的阴谋。”
“我早就知道,我们的国家官员,全都是废物!”
“没错,这些没用的寄生虫,完全靠不住,早就该下台了!”
“这意味着什么?难道联邦也要加入战争了?”
纽城大街上,人们三五成群地议论着,而不少政府官员和外交人员则匆忙赶往各自的办公地点。
他们深知,这场新闻风暴背后,是一场新的国际角力。
其实,美利坚国内的政策咨询机构,对此也有推演和判断,但并没有成为主流看法,被广泛接受。
如今,陈望利用他的影响力,成功做到了让日国的计划,广为人知。
……
……
在伦城,《泰无士报》的印刷厂彻夜未眠,编辑部紧急加印了数十万份报纸。
清晨时分,除了街道上的报亭外,还有成堆的报纸被送往白金汉宫、唐宁街和议会大厦。
“那些该死的日国人,他们的野心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大,大得多!”
唐宁街,一名国会议员愤怒地拍着桌子,道:
“陈的演讲,彻底揭露了日国的伪装!”
“大英帝国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谁也不能损害英吉利的权益!”
而在街头,伦敦市民们拿着报纸,一边走向工厂,一边讨论着:
“你们看,这位华夏将军说得一点没错,日国在亚洲南洋的所作所为,和他们此前在华夏干的事情如出一辙!”
“我的上帝,他们居然连孩童都不放过,他们会下地狱的!”
人群中,一名妇女看着报纸上触目惊心的照片,捂住了嘴巴。
而许多年轻的报童们,则是站在特拉法加广场上高喊道:
“日国南进战略曝光!战争阴影笼罩东南亚!”
“日国南进战略曝光!战争阴影笼罩东南亚!”
此时,几个老绅士站在报摊前,皱着眉头交换意见道:
“如果日国真的南进,我们还能置身事外吗?”
“查尔斯先生,难道你真的觉得大英帝国的政府,会让区区日国得逞吗?”
而在南洋,英属马来亚、马六甲、荷属东印度的殖民地政府,也立刻收到了这一爆炸性的新闻。
他们迅速组织会议,研究应对方案。
“看来我们的防务必须加强了。”
马六甲的一名英国殖民官忧心忡忡道:
“若是日国在华夏的战事陷入僵持,他们很有可能会加快南下的步伐。”
在马六甲的码头,成群的华人聚在一起,他们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报纸道:
“日国人的计划败露了!希望华夏军队能再接再厉,把这些侵略者赶出去!”
“华夏能坚持这么久,已经是个奇迹了。”
很快,一个水手感慨地说道:
“但现在,咱们华夏有‘东方拿破仑’在,小鬼子嚣张不了多久了!”
短短一天,世界各地的报道,如同雪花般扩散开来。
申城街头,百姓振奋不已,美英法的政界和商界,则在深思熟虑如何应对。
而此时,大洋彼岸的东京,日国的国都,此刻则弥漫着截然不同的压抑气氛。
尽管政府极力封锁消息,但国际社会的新闻报道仍然以各种渠道流入东京,城中的少数外国人聚集区,更是已经开始议论纷纷。
各国驻日大使馆的外交人员则匆匆忙忙地进出,各种情报如雪片般传回各国。
东京的一家书报亭前,一名西装革履的日国商人眉头紧锁地读着从黑市买来的英文报纸。
“怎么可能……‘南进计划’居然暴露了?”
不仅如此,一旁的学生低声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