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谢主公!”张良着实没有料到项羽会将掌管所有战兵这般至关重要的重任交付于自己,内心顿时涌起一阵感动与责任。当下,他赶忙恭敬地拱手,郑重其事地拜谢项羽的信任与重托。
起身后,张良双眉微微一蹙,神色忧虑地说道:“主公!若依照主公所规划的这般改制,楚国届时虽能打造出武力强盛的军队,可如此一来,恐怕会出现无人耕种田地的局面。一旦田地无人耕种,大军便会面临无粮可用的困境,那岂非得不偿失?”
“哈哈哈!”项羽听后,爽朗地大笑起来,而后满含深意地看着张良,缓缓说道:“子房啊!你可知道,孤为何要分出战兵与府兵?还不是因为如今我大军规模虽看似庞大,多达六十余万之众,然而并非皆是精锐之师。真正能够称得上精锐的,不过三十余万罢了!故而,孤才决意改制,精心挑选出精兵,组建强大的军团,用以征战四方!”
“府兵与战兵有着本质的区别,战兵无需从事耕作,他们所需的粮饷皆由朝廷统一发放;而府兵则分散于各地,朝廷会赐予他们良田以供耕作。每五日,府兵需集结起来,用两日时间进行练兵,其余时间则在发放的田地上辛勤劳作。对于战兵的家庭,其赋税将全数减免;府兵家庭的赋税则减免一半;至于衙役家庭的赋税,减免五分之一。如此安排,孤又怎会担忧无粮可用呢?”
“但如此一来,恐怕会出现无人愿意成为府兵和衙役的情况啊!”张良听了项羽的解释,虽心中已然明了其中的道理,可仍忍不住微微皱眉,面露担忧之色。
“我楚军在接纳了秦军十余万降卒后,兵力达到六十余万。其中,不乏有那些心生厌战之情的士卒,此等人恐怕会在孤宣布改制之后,主动向上级请求编入府兵或是衙役之列。再者,孤还可以做出承诺,府兵所耕作的田地,暂免税负两年。如此优厚的条件,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请求编入府兵。”项羽面带自信的笑容,耐心地向张良阐述着自己深思熟虑后的想法。
“主公英明!”张良听后,心中对项羽的谋略深感钦佩,再次恭敬地拱手称赞。
“军部由子房你来主导,以颍川郡郡守李由、吾叔父历阳君项柱二人为副手,你觉得这样安排如何?”见到张良拱手称赞自己,项羽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转而询问张良的意见。
“历阳君向来知兵善战,若能成为良的副手,自然是再好不过。然而,李郡守方才升任郡守不久,此时颍川郡尚未完全平定,便将他调回中枢,似乎颇为不妥啊!”张良听后,略作思索,而后拱手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项羽闻言,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他心里清楚,自己这位二弟李由,确实是文武双全的将才,但其志向乃是成为名垂千古的大将。既然张良否决了李由,项羽略一思忖,便又想起一人。
“不知司马欣此人如何?”项羽目光炯炯地看向张良,询问道。
“若是主公想让秦军降将与降卒能够真心归心,启用司马欣此举,可谓大善!”张良听后,眼中顿时闪过一丝精光,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表示赞同。
张良在楚军之中已然待了一年多,对于楚军内部的情况早已了如指掌。他深知楚军军中如今分成了三大派系。一派是以龙且、项佗为首,这一派系聚集了项氏一族以及追随项羽日久且出身楚地的将领,他们对项羽忠心耿耿,是楚军的核心力量;一派以吴芮、吕臣为首,这一派系汇聚了并非秦军降将且后来才加入项羽麾下的将领,他们凭借自身的能力在楚军之中占据一席之地;最后一派便是秦军降将派,此派系在三派之中实力最为弱小。如今这一派系以担任了郡守的李由和被封为中护军的章邯为首。
虽说项羽对待秦军降将与其他将领一视同仁,并无差别。然而,秦军降将派除了少数几人外,并不被楚军其他将领所接纳。而且秦军为首的将领之中,除却李由手中还统兵数万外,诸如李必、骆甲等将领手中不过掌管着数千禁军,而章邯虽被封为中护军,手中却没有一点兵权。如此情形,使得秦军降将人人自危,往日的骁勇之态不复存在,更有不少人心中萌生出卸甲归田,返回关中秦地的想法。
如今,项羽趁着军制改革的契机,有意拔高秦军降将的地位,这一举措着实令张良颇为赞同。
“除此外,章邯此人也不能闲置太久!而且,得给他一个与之相应的重要位置才行啊!”项羽见张良赞同自己提拔司马欣,心中明白他已然领会自己的意图,便不动声色地暗示要留下一个大将军之位给章邯。
“不知主公欲立几个军团?”张良心领神会,得到暗示后,赶忙拱手引导项羽进一步阐述想法。
“六十余万兵力,留下四十余万即可,其余者尽数编入府兵。”项羽略作思考,便沉稳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