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本将之十七斩禁令!诸将可有异议?”项羽目光如电,扫向那些听到自己十七斩禁令后,脸上露出些许目瞪口呆之色的诸国将领和军士们,声如洪钟般出声道。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等皆无异议!”龙且等楚将纷纷神情肃穆地拱手,毫不犹豫地表示赞同。他们深知,严明的军规乃是军队的灵魂,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我等皆无异议!”有了龙且带头,诸国统兵大将们也都纷纷拱手拜倒,整齐划一的声音响彻四周。在这关乎反秦大业成败的关键时刻,他们明白服从统一军令的重要性。
项羽见诸国将领纷纷如此干脆地拱手同意,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这意味着联军在军令方面达成了高度一致,为接下来的征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
联军各自井然有序地返回驻地,六国君王与随同前来的文武官员们,则是一同进入陈留,试图通过各种交流活动联络彼此感情,增进联盟的凝聚力。
楚王熊心在李必、薛武两员虎将的严密护卫下,缓缓返回陈留项羽下榻之处。然而,到达之后,熊心便以各种理由拒绝与其余诸国之人相见,实际上这已然算是一种变相的软禁。
原来,在项羽出兵陈留之时,熊心贼心不死,又再次暗中聚集起一批亡命之徒,妄图谋划着夺取项氏手中的大权。好在范增与项梁两人心思缜密,警觉性极高,及时发现了熊心的阴谋,提前做好了周全的防范措施。项羽得知此事后,更是不敢掉以轻心,特意将自己的心腹将领李必、薛武两人安排进入禁军之中,专门负责看管熊心,以防他再生事端。
“可准备好了?”项羽一脸从容地将头盔摘下,转头向入府后便一直紧紧跟随在一旁的薛文询问道。此刻的他,虽然刚从会盟的繁忙事务中脱身,但神色间依然透露出一股掌控全局的自信。
“禀主公!宴会已然精心准备完成,各项事宜皆安排得妥妥当当。诸王在得到主公诚挚邀请后,纷纷欣然表示会准时前来赴宴!”薛文赶忙恭敬地拱手,详细禀明情况。他深知此次宴会对于巩固联盟关系的重要性,故而筹备得格外用心。
“这些人却都是人精啊!”项羽微微挑眉,心中暗自思忖。本以为诸王会自恃身份尊贵,不屑于参加自己组织的宴会,却没曾想到他们居然都爽快地同意了,这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楚王在被看管之后,便每日在寝宫之中静下心来研读史书。除了少数几个宦官外,便再也没有与外人见面!”接着,薛文神色轻松,很是不以为意地继续说道。在他看来,熊心如今的举动不过是故作姿态罢了。
“那几个宦官可有查清楚?”项羽听闻熊心居然能够如此沉得住气,静下心来看书,心中颇有些意外,不禁追问道。他深知熊心绝非善类,这背后说不定隐藏着什么阴谋。
“已然详细查到,其中有一人与那宋义私下有所来往,其余暂时没有发现异常情况!”薛文再次拱手,有条不紊地回禀道。对于情报工作,他向来认真负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宁君、秦嘉、白公三人在孤北上后,可有参与刺杀相关之事?”项羽皱了皱眉头,向已然被调到情报部,在情报收集方面颇有能力的薛文继续追问道。对于这些潜在的威胁,他必须要了如指掌。
“宁君、秦嘉两人在交出兵权后,得到朝中官职与丰厚封赏,便整日在家中花天酒地,日夜笙歌,过得那叫一个逍遥快活。但白公在交出兵权后,却每日前往武信君府,与武信君倾心交谈。言辞之中,不难听出他不乏再次领兵作战的强烈意愿,而且其开始从心底认同主公您的所作所为!”薛文恭敬地拱手,将在情报所精心打探到的详细情况,一一向项羽禀明。“白公后来又与丹阳君等人相交甚密,更是与历阳君成为了莫逆之交。”
丹阳君乃是项羽三叔项乐,历阳君则是五叔项柱。项羽一众叔父在他逼降章邯,立下赫赫战功后,便纷纷被封君,这一举动也令项氏一门一下子荣耀无比,拥有了七位封君。项羽四叔项权被封曲阿君;六叔项楫被封为堂邑君;七叔项伯被封为东城君。而昔日项氏的家将项安、项平也各自凭借着多年的忠诚与功绩,被封为大庶长。这些封赏不仅彰显了项氏家族的荣耀,也使得项悍、项声两人对于项羽愈发忠心耿耿,愿意为其效犬马之劳。
“怎么说!这白公倒是可以为我所用了?”项羽听了薛文所禀,不禁微微一愣,脸上露出些许意外之色,而后忽然开口道。他的心中开始快速盘算着如何将白公纳入自己的阵营,为反秦大业增添一份力量。
“臣下不知是否该用此人,但若是启用白公,也应当让他远离会稽郡。”薛文与白公平日里亦有交往,深知此人性格与行事风格,当即坦诚地出言道。他的建议乃是经过深思熟虑,希望能为项羽提供最为稳妥的决策参考。
“嗯!”项羽微微点头,表示认可薛文的建议,而后挥手示意他退下。此刻,他需要独自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各方势力,推动反秦大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