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战报,两支部队都有收获,指挥部算是放心了。
南下第一仗,小鬼子来势汹汹,真要是跟小鬼子硬碰硬,吃大亏了,可不得了。
从战报上来看,还好,伤亡100多人,俘虏伪军400多人。
37团也差不多,消灭了小鬼子200多人,自身伤亡几十人。
要比预料中更理想,应该是小鬼子自身原因,二线守备部队,弱了点。
接下来,指挥部要找地方了,哪里更合适长期坚持。
山里当然最好,但是周边都是府军,西北军还好说,关键是一战区的部队,顽固派。
刘福全有自己的认识,八路军南下后,引起了一系列问题。
9月,第四纵队成立,下属整编为四个旅,多人。
几乎在同时,渝都发布命令,黄河以南八路军、新四军必须北渡黄河,到华北作战。
豫皖苏不是八路军、新四军的作战区域。
10月,苏中黄桥战役爆发,新四军歼灭顽军多人。
南下支队过河,渝都部队很快就知道了。
但是总部早就想到渝都会有异议,所以一直没有明确南下支队的番号。
按照对外的统一口径,南下支队为河西游击支队。
因为接连遭到小鬼子偷袭,所以南渡黄河,进入水西地区,坚持游击战。
到没目前为止,只有一个黄南大队是公开身份。
37、38团都在隐蔽,水西独立团对外番号是水西游击大队。
指挥部隐藏在莲花山、狼窝山,也是因为这一点。
南下支队到水西,实际上是华中战略的一部分。
接到一战区部队东进的消息,刘福全立即下令,37、38团向西转移进山,水西独立团、黄南大队向南转移。
不能都回来,就用这两个大队不到2000人,吸引顽军追击。
师部已经发报来问了,如有必要,可向津浦路东转移,跟第四纵队会合。
第四纵队也发来电报,询问南下支队目前情况。
延北本来的意思,让南下支队归属四纵指挥。
考虑到南下支队可进可退,暂时还需要观望,就没有马上下令。
简单说,延北现在还摸不清楚渝都那边的底线。
真要是到了全面动手的地步,才能做决定。
刘福全也不是说排斥转到新四军,或者第四纵队。
关键还是思路,如果立足淮北,想要在豫皖苏扎根,不可避免要跟顽军打交道。
目前来说,刘福全不愿意,太耗费精力了。
再有,淮北还是太复杂了,关系非常乱。
原本豫皖苏都是八路军,归属山东指挥。
后来因为位置的关系,又划给了新四军,交给江北指挥部。
一直到了这个时候,延北再次指示,四纵由新四军指挥。
但是,这中间连续变化,四纵还申请向豫西、陕南发展。
无疑,这样做,渝都肯定不会允许。
紧接着成立五纵,也有这个因素在。
最主要一点,还是渝都太敏感了,担心新四军占地盘。
有时候,真的说不清楚。
一战区十几万部队,真要是下手,小鬼子豫东兵力真的不够打。
未来几年,豫西几十万大军,就是静悄悄在边上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