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团团长是刚从旅部下来的陈祥瑞,政委则是从军区调来的彭小康。
赵默、鲁农调回师部参加随营学校学习去了。
朱轩文任副团长兼任参谋长,南下前也征求了他的意见。
要不要留在冀南,继续担任团长,朱轩文表态不留下。
让38团先过河,是刘福全担心,换了新领导,会不会有问题。
后来还是政委提醒了他,部队可不是他的私人地盘,组织肯定有安排。
这句话确实说对了,南下支队还是要服从大局,不能只想着眼前这一亩三分地。
陈祥瑞、彭小康是四方面军的老红军,原先就是红军团长。
到豫皖边建立根据地,发展队伍,无疑要比赵默、鲁农强。
他们两个都是土生土长的晋南人,上级确实考虑的更周全。
战士们还好,到豫东,饮食习惯差别不大,适应没问题。
水西独立团罗勇、岳辰,黄南大队黄强、李冬都在。
说起来,黄南大队因为提前到了水西地区,没有被旅部算在内。
对于南下支队来说,也是好事,多了800多人呢。
上级都不知道,小鬼子哪里知道,得到的情报是有1000多人过河。
说起来,1000多人,最多一个大队就能解决。
小鬼子也是担心有意外,所以派来了3000多人,还有1000多伪军。
黄南大队充当了诱饵,带着小鬼子一直往南,不远不近。
这是黄泛区,虽然是边缘,但是汽车没用,小鬼子也只能步行。
大家到了同一水平线,小鬼子的优势可就没用了。
在扶沟西,有个吴岗,后来也称吴山。
其实非常矮,都不能称为山,不过,勉强算。
小鬼子一直追着不放,按说到这里也差不多了。
可是,八路军一直若即若离,小鬼子吊着很难受。
快到吴岗,眼看着追上,小鬼子开始加速了。
这一跑,就跑过了吴岗,八路军的影子清清楚楚。
本来,小鬼子以为八路军会在吴岗守一阵,结果没有。
小鬼子冲下去了,伪军跑不动了。
到了吴岗,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追。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之间,两边围上来上千部队。
38团兵力也不少,二大队、六大队、三大队,也是7个营。
最关键是六大队藏了一手,他们新兵连有300多新招的伪军俘虏。
先遣支队三大队三个营,也超过了1000人。
刘福全为什么看得这么严,就是怕这些家伙乱搞。
可是,哪里看得住,这么多大队,真没有时间管。
说是2000人,实际上到了2600多人,满编四个营。
四个营从两边奔着伪军杀了过来,那些伪军都傻了。
呼啦啦,看上去有几千人,这是主力吧。
不但小鬼子搞不清楚,伪军也没有搞清楚。
八路军一直没过河,新四军也很少来,这里是空白区。
突然出现了这样一支队伍,还不是府军,怎么回事?
再就是,这些部队明显要比府军强,冲杀很猛。
伪军没有第二条路,只能往前跑,后面吴岗上还有八路军呢。
小鬼子前面有一个大队在追,留在后面的还有两个大队。
身后一传来枪声,小鬼子就警觉了,敌人怎么到了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