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各国代表面面相觑。公子少官适时出面调解:";樗兄过激了。魏国使者之言也有道理,和平确需平等。我秦国虽为盟主,但绝不会恃强凌弱,而是希望与各国共同发展。";
他转向魏国使者,语气柔和却暗含警告:";魏国与我秦国隔山相望,本应和睦相处。如今天下大势已明,希望贵国顺应潮流,与我秦国友好往来,互利共赢。否则,逆势而行,怕是不智之举。";
魏国使者脸色阴晴不定,最终不得不低头:";魏国一向崇尚和平,自当与秦国友好往来。";
公子少官满意地点头,随后宣布:";既然各国达成共识,现在开始签署会盟誓约,共同承诺维护和平,互不侵犯,互通商贸。";
誓约内容早已拟好,主要包括三点:各国承认秦国霸主地位;各国互不侵犯,有纠纷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各国开放商道,互通有无,促进繁荣。表面上看,对各国都有利,但实际上却确立了秦国的主导地位。
在樗里疾的注视下,各国代表不得不逐一在誓约上按下印记。当最后一个国家完成签署时,樗里疾命令三千秦军同时击剑撞盾,发出雷鸣般的响声,震撼全场。
随后,樗里疾指挥秦军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军事表演:轻骑兵疾驰如风,盘旋进退,有如游龙;重步兵整齐划一,进退有序,稳如磐石;弩兵则展示了精准射击,百发百中,无不惊叹。
最令人震撼的是三兵种的协同作战演习:重步兵组成坚固方阵,弩兵在后方提供火力支援,轻骑兵则在两翼迂回包抄,形成完美的合围之势。这种战术在当时可谓前所未见,让各国代表大开眼界,也暗暗心惊。
演习结束后,公子少官宣布会盟圆满成功,并举行盛大宴会,款待各国使节。宴席上,他与各国代表亲切交谈,表现得温文尔雅、谦逊有礼,但谈及国事时却又显露出秦国特有的坚定与自信。
魏国使者不甘心被秦国压制,在酒过三巡后挑衅道:";听闻秦国立下军功爵制,不知效果如何?我魏国世代武将,军中尚武成风,不知与秦军相比,孰优孰劣?";
公子少官微微一笑:";这个问题,不如让军中之人来回答。";他转向樗里疾,";王兄,你怎么看?";
樗里疾放下酒杯,直视魏国使者:";魏国尚武,天下皆知。但我秦军军功爵制,使每个士兵都能通过战功获得爵位,人人奋勇争先。不比身份,只比功绩,这就是我秦军的不同之处。至于孰优孰劣,战场自会证明。";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锋芒:";三年前,我军在上郡与魏军有过一战,魏军伤亡过半,而我军仅损三分之一。想必贵国还记得吧?";
魏国使者脸色铁青,无言以对。其他国家的使节也都暗暗心惊,更加确信秦国的崛起已成定局。
宴会结束后,公子少官与樗里疾私下交谈:";魏国虽不甘心,但已无力改变大局。此次会盟,我秦国霸主地位已得到诸侯认可,可谓大获全胜!";
樗里疾却提醒道:";表面上各国都接受了会盟条约,但暗地里必定不服。回去后务必告诫父王,不可松懈,仍需继续强化军备,巩固边境防御。";
公子少官点头赞同:";兄长所言极是。此次会盟,不过是我秦国崛起的起点,前路仍长,我等当更加努力!";
---
半月后,使团返回咸阳,向嬴渠梁汇报会盟情况。
";父王,会盟圆满成功!各国诸侯已承认我秦国霸主地位,签署了互不侵犯、互通商贸的誓约。";公子少官兴奋地汇报道。
樗里疾补充:";我军在会盟上展示了实力,震慑了各国。特别是我们的协同作战演习,让诸侯见识到了秦军的纪律与战术优势。";
嬴渠梁满意地点头:";做得好!此次会盟,既彰显了我秦国的和平诚意,又展示了我国的军事实力,可谓一举两得。";
公子华询问:";各国态度如何?是否有人暗中反对?";
公子少官回答:";表面上各国都表示支持,但魏国明显不服,曾出言不逊,被樗里疾兄当场驳斥。齐国和赵国态度最为友好,其他国家则较为中立。";
嬴渠梁思索片刻:";魏国不服,在意料之中。我们与魏国世代为敌,它自然不愿看到我秦国崛起。但如今天子已册封我为霸主,魏国也无可奈何。";
他站起身,走到沙盘前,指着东方六国的位置:";此次会盟,只是我秦国走向统一天下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巩固霸主地位,继续强化军备,完善内政。待时机成熟,再图东进,逐一蚕食六国!";
商鞅此时提出建议:";陛下,既然已成霸主,不如趁势进一步改革政制,建立更加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将来统一天下做准备。";
嬴渠梁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正合朕意!朕已有构想,准备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分管政务、军事和监察,形成权力制衡的格局。同时,将全国划分为更多的县,由中央直接任命县令,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
商鞅大为赞赏:";陛下高瞻远瞩!此制若立,必能加强中央集权,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坚实基础。";
嬴渠梁又转向三位王子:";此次会盟,公子少官和樗里疾表现出色,朕甚是欣慰。嬴驷在军事学院的工作也很出色,各类将才渐次培养成熟;公子华管理内政有方,国库充盈,民生改善。你们各有所长,让朕欣慰。";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三人一眼:";朕已年过半百,储位问题也该考虑了。不过,无论何人继位,都必须遵循变法强国之路,继续推进军事改革,巩固秦国霸主地位,为最终统一天下打下基础!";
三位王子齐声应是:";父王教诲,儿臣铭记于心!";
嬴渠梁满意地点头,走到宫殿高处,眺望着咸阳城的方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他轻声吟诵道:
";载驰载驱,周爰谘诹。
辑柔百神,以啓百福。
百福既集,如山如阜。
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
以莫不增。
穆穆厥声,致之金声。
济济厥德,惟民之则。
何天之休,不如日先。
夙夜基命,宜鉴于兹。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
奄有四方,靡不维顺。
飨国百禄,眉寿万年。
永言保之,时乃风。";
商鞅听后,恭敬地解释道:";《诗经·周颂·执竞》,歌颂周文王功德的篇章。陛下今日之功,已不让文王,他日必能统一天下,开创千秋霸业!";
嬴渠梁深深吸了一口气:";变法十载,军改三年,今已成霸,心足矣。然而,秦国要真正走向强大,统一天下,还需几代人的努力。朕已年迈,恐难见到那一天,但朕相信,子孙后代必将完成这一伟业!";
月光如水,洒在咸阳宫的屋脊上,显得格外庄严肃穆。秦国已然崛起,在嬴渠梁的带领下,开始了它征服天下的伟大征程。这一夜,注定被历史铭记,因为它见证了一个伟大帝国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