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4章 逢泽会盟(1/2)

第 214章 逢泽会盟

春日的咸阳城,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变法十年,军改三载,秦国的面貌早已焕然一新:城墙更加高大坚固,街道整齐宽敞,百姓安居乐业,处处彰显着一个新兴强国的气象。

嬴渠梁站在高台上,眺望着这座繁华的都城,内心充满了自豪。身边站着的商鞅,已是满头白发,却依然精神矍铄。

"卿家看,这就是变法的成果。"嬴渠梁满意地说道。

商鞅深深一揖:"陛下英明决断,方有今日之盛况。变法之初,阻力重重,若非陛下坚持不渝,哪有秦国今日之强盛?"

嬴渠梁正要回答,一名侍从匆匆赶来:"陛下,有周朝使者求见,称带来天子诏书!"

嬴渠梁与商鞅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速请入宫!"

---

议事大殿内,周朝使者高声宣读着天子诏书:"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秦本周室同姓,世为附庸,今承天子之命,正式册封秦孝公为西方诸侯之长,赐爵为伯,予以九鼎之礼,统领关中诸国,为天下共主!"

诏书宣读完毕,大殿内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嬴渠梁心潮澎湃,郑重接过诏书,向天子方向深深一拜:"臣嬴渠梁,谢天子厚爱,必不负此重托!"

周使恭敬地递上一枚青铜印玺:"此乃天子赐予的霸主之印,从今日起,秦国有权召集诸侯会盟,商议天下大事。"

嬴渠梁接过印玺,感受着其中的分量,这不仅是一枚印玺,更是秦国崛起的见证,是多年来变法强国的成果结晶。

散朝后,嬴渠梁立即召集三位王子和重臣商议对策。

"天子此举,既是对我秦国实力的认可,也是欲借我之手,制衡其他诸侯。"嬴渠梁分析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必须妥善把握。"

嬴驷沉思片刻:"父王,依我之见,此时正应召集诸侯会盟,一来向天下昭示我秦国的霸主地位,二来观察各国态度,为今后的战略做准备。"

樗里疾立即附和:"兄长所言极是!军事改革已见成效,我军战力较往年提升数倍。此时会盟,正可展示我国军威,震慑宵小!"

公子华却略显忧虑:"各位说得都有道理,但也不可操之过急。我秦国虽强,但东方六国尚在,若贸然以霸主自居,恐引起联合抵制。会盟可行,但态度须谦和,以和平共处为名,暗中展示实力。"

嬴渠梁点头赞许:"公子华考虑周全。确实,此时我们应该韬光养晦,表面上推崇和平,实际上让各国见识我秦国的强大,为日后统一天下做铺垫。"

他沉思片刻,随即做出决断:"传令下去,发布诏书,邀请各国诸侯一月后在逢泽会盟,商议天下大事。会盟由公子少官主持,樗里疾负责军事护卫,务必精选精锐,向诸侯展示我秦国的军威!"

---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各国使者纷纷抵达咸阳,表达祝贺之意,同时打探秦国的虚实。

齐国使者邹忌再次来访,带来了丰厚的礼物:"寡人得知秦王受封为霸主,甚是欣喜,特派臣前来祝贺,并表达与秦国永结盟好的诚意。"

嬴渠梁亲切接见:"两国交好多年,互通有无,合作共赢。此次会盟,还望齐国全力支持。"

邹忌拱手道:"自当如此。不过,魏国近日动作频繁,似有不满之意,秦王当多加防范。"

嬴渠梁微微一笑:"多谢提醒。逢泽会盟,自会让各国见识到我秦国的诚意与实力。"

韩、赵、魏、楚、燕各国使者也相继抵达,各有态度:赵国因与秦国有军事互助关系,表现得最为友好;魏国则明显不满,使者言辞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敌意;韩国态度摇摆,既怕得罪秦国,又不愿彻底投靠;楚国和燕国则相对冷淡,认为秦国虽强,但远在西方,对他们威胁有限。

公子华将各国态度详细记录,交由嬴渠梁过目:"父王,各国反应不一,会盟之时必须小心应对。"

嬴渠梁胸有成竹:"无妨。会盟之日,自会让他们知道,我秦国既有和平共处的诚意,也有称霸天下的实力!"

---

商议确定后,公子少官开始着手准备会盟事宜。作为秦国的四子,他虽不如其他三位王子有才干,但在外交礼仪上却颇有天赋,是此次会盟的最佳人选。

"会盟时各国位次如何安排?"公子少官询问礼仪官。

礼仪官回答:"按天子册封顺序,秦国居首,齐国次之,依次为赵、魏、韩、楚、燕。"

公子少官摇头:"如此安排,魏国必然不满。应该考虑各国实力和我国关系,适当调整。齐、赵与我国交好,可安排在近处;魏国虽不友好,但不可太过冷落,以免激化矛盾。"

礼仪官惊讶于公子的老练:"殿下考虑周全,臣这就重新安排。"

与此同时,樗里疾在精心挑选护卫队伍:"此次随行的必须是我军精锐中的精锐!轻骑兵、重步兵、弩兵各抽调一部分,组成联合作战队伍,既要展示各兵种特点,又要体现协同作战能力。"

他亲自检阅每一位士兵,确保他们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气度不凡:"记住,你们代表的是秦国的形象!会盟期间,既要展示我军威武之师的一面,又要表现出纪律严明、秩序井然的优良作风!"

---

一月后,浩浩荡荡的秦国使团启程东行,前往逢泽。公子少官乘坐华丽的车驾,樗里疾率领三千精锐护卫两侧,军容整肃,旌旗猎猎,气势非凡。

沿途所过之处,各国百姓纷纷驻足观望,无不为秦军的威武所震撼。有的人低声议论:"秦国果然名不虚传,难怪能被册封为霸主。"还有人惊叹:"这就是秦军!难怪连魏武卒都不敢轻易挑衅!"

一路上,公子少官派人与沿途各国官员友好交流,赠送礼物,展示秦国的善意。同时,樗里疾则确保军队按时列队行进,展示纪律与实力,无形中给各国施加压力。

终于,使团抵达了逢泽。这里已搭建起宏伟的会盟台,周围驻扎着各国军队。秦军入驻后,立即引起了轰动,各国将领纷纷前来观摩,暗中比较。

会盟前夜,各国使节举行预备会议。公子少官代表秦国发言:"我王受天子册封为霸主,召集诸位会盟,目的在于共商和平大计,非为争强斗胜。明日会盟,还望各国以天下大局为重,同心协力,共创和平。"

表面上说得恳切,实则暗示秦国已获天子认可,地位超然。各国使节听后,反应不一:齐国和赵国代表表示全力支持,魏国代表则冷笑不语,其他国家也各有心思。

樗里疾在一旁观察各国反应,心中有数:"果然如父王所料,各国表面恭敬,实则心怀鬼胎。明日会盟,务必让他们见识秦军真正的实力!"

---

会盟当日,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各国诸侯代表身着华服,齐聚逢泽大会台。秦国方阵居中,其他六国分列两侧,场面壮观。

公子少官登上高台,高声宣布:"今日逢泽会盟,乃天子旨意,秦王受命为伯,召集诸位共商大计。会盟有三大主题:一,各国和平共处;二,商贸往来互通有无;三,军事互不侵犯。"

各国代表纷纷上台表态,大多表示支持和平共处的理念。然而,魏国代表言辞尖锐:"天下之事,岂能一家独断?秦国虽受天子册封,但东方六国实力不容小觑。和平共处,需建立在平等基础上,而非屈从于一国之下!"

话音刚落,樗里疾猛地站起:"大胆!天子诏书在此,秦国为伯,乃天命所归,岂容尔等质疑?若有不服,可与我秦军一较高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