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肯定答复的李海生顿时笑了起来,做出一副狂傲样子,“她李菊不就有两个钱嘛,说的跟谁没有似的,我还真就不信了,她能弄死我。”
在他的印象里,李菊娘家的钱来自于李平兄弟三人,而他们三个只是给亲戚打工的。
这让他觉得他们家的资产最多也就几百万,即便李菊再怎么受宠,嫁妆也不可能多到哪去,能有一百万就已经很不错了。
就算超出这个数字,也不会超出多少,握有一百多万的自己完全不虚她。
李海清嘴角一抽,无语的问道,“你知道李菊手里有多少钱吗?”
“最多不会超过两百万。”李海生自信的回答道。
李海清忍不住失笑出声,“你也太看不起她了,别说是两百万人民币,就算是两百万美元,对她来说那都是九牛一毛。”
“啊?”李海生有些懵逼。
见他这样,李海清把李菊的嫁妆说了出来。
听完之后,李海生人都傻了。
他做梦都想打前家人的脸,可现在看来,这个梦想估计这辈子都没办法实现。
他突然觉得人生似乎失去了意义。
过了许久李海生才回过神来,他艰难的说道,“清哥,你说的对,我是该放弃那个实现不了的幻想,你去忙吧,我先走了。”
不等李海清做出回应,说完后他转身就走。
看着他萧瑟的身影,李海清张了张嘴,然后小声嘀咕了句,“你还没跟我说赚了多少钱呢。”
当天晚上,李旭一行人就回到了唐县。
李菊的事算是暂且告一段落,接下来李家人就得操心其它事了。
由于李菊有了新的保镖,所以李旭把之前那些负责保护她的孙家族人撤了下来,让他们以后专门给孙秀等人开车。
作为司机,他们肯定不能离孙秀等人太远,故此需要在老宅附近购买一套大的院子供他们居住。
到时候那八个厨师也要跟他们一块住。
李旭本想盖一个大到能装下整个李家以及保镖、厨师、保姆的院子,可是没办法,现在实在盖不了,这个要等八四年改开政策彻底确定以后才能盖。
有人可能要问了,唐县的人不是能借单位名义盖房吗,为啥李旭想的这个房子不能盖?
很简单,你能借单位的名义盖房,不代表你想盖什么样式就盖什么样式,你盖的房子必须要符合标准才行。
没办法,要是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想法盖,等哪天上面下来人,那就完了。
你总不能指着一片各式各样的房子告诉他们说那是单位统一盖的吧?
除非他们是傻子,不然绝不会相信。
找房的事交给了胡桂兰,找人改造家里厨房的事交给了李晨。
以前的厨房环境用乱和差两个字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让厨艺大师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做饭,李家人都觉得不好意思。
李平带着人去了武汉的友谊商店,他要买冰箱、彩色大电视、生活用品、以及过年吃的巧克力等零食。
只用了半天,房子就买好了。
这里没用钞能力,给的是市场价。
办完过户手续,等房主搬完家,李旭找人对这套房子做出整改,使其能让近二十个成年男人住的舒适一些。
徐向前夫妻闲得没事,天天在李家老宅陪上门的邻居聊天。
他俩的孩子跟李家小辈们成天在外面四处乱窜。
李梅从扬州回来后连开三天会,第四天,也就是小年这天,县里公布一条政策,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是国家级政策,四个月前被定为基本国策,随后又被写入宪法。
这时候的计划生育政策还不像后来那么严格,相对来说是比较宽松的。
各省、市、县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其政策。
省里和市里都对其做了调整,共用时三个多月,唐县收到市里发来的政策时李梅已经在扬州了。
作为一把手的李梅不在,县里其他领导做出调整后不敢拍板,只能等她回来,结果就一直拖到现在才公布出来。
此通告一出,唐县顿时沸腾起来。
这也正常,毕竟长久以来国人讲究的都是多子多福,哪怕现在有公告在前,唐县人们也还是没绝了多生娃的念头。
为了多生子嗣,很多人都决定去做生意。
他们觉得只要有了钱,想生多少就能生多少。
从邻居口中得知他们的想法时,李旭简直是哭笑不得。
他觉得照这样下去,以后唐县肯定会出不少富豪。
现在的李家是出了名的有钱,于是那些能搭上关系的人都找了过来,希望李家人能帮衬一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