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堂穿堂而入,直接大大咧咧地席地而坐。
杨良察言观色,发现黄首辅面有难色,却也没有说什么。
咦?
杨良心底缓缓打出一个问号,看上去,这位首辅大人似乎不怎么如何硬。
他的大腿就在眼前,先不急着去抱,搞不好抱不成大腿,再把自己摔个狗啃泥。
兹事体大,确认一下再说。
李长堂目光一转,落在了杨良身上,阴柔的目光如同刀子一般。
“嚯,这里今天好热闹呐。”
杨良知道自己已经得罪死他,此时求饶也无用,倒不如硬气一些,死也落个爽快。
黄首辅呵呵一笑,忽略空气中的尴尬气氛,他道:“闲来无事,聚几位读书人谈论诗词,聊以打发时光罢了。
李公公大驾怎么到了这里?”
“黄大人有所不知,现在京城乱得很,逢着这次举子进京,就有许多人冒充赶考的举子,趁机在城中作乱。
实不相瞒,在下就是为了捉贼,才捉到了这里。”
李长堂狠狠剜了杨良一眼。
杨良故作不知,依旧坦然自若。
“李公公说笑了,哪里有什么贼人,咱们这里都是读书人。比如这位萍州来的李公子,刚刚就为本官赋诗一首,实在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哦,不知可否让咱家看看?”
黄首辅颇有炫耀的心思,令人呈到李长堂面前,李长堂一看,脸色就骤然变了。
不得不说,这萍州来的贼子很有诗才。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李长堂暗暗恼火,有了这首诗,不管真的假的,黄首辅的名声又要长上一截。
这种虚头巴脑的东西,说来还是读书人擅长。
怪不得黄老头一副乐不可支的模样。
原来是得到了宝。
他再次看向杨良,道:“这位李公子果然才学不浅,不知可否为本官作诗一首。”
杨良一怔,道:“我作诗都是有批判性的。”
“哈。”
李长堂阴阴地笑笑道:“你尽管冲我来。”
“唉,李公子刚刚已经做了一首,现在再让他赋诗一首,岂非强人所难。”
“我相信李公子的学问,是不会让本官失望的,你说是吗?”
杨良顿了顿,道:“那我试一试?”
所有人都看着杨良,感受到了空气中隐隐的杀意。黄首辅还以为是因为自己而起,不免替他觉得有些惋惜。
杨良略作沉吟,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好句!”
黄首辅忍不住击掌叫好,道:“难为你了,这果然是绝妙的佳句。”
厅中的读书人也纷纷附和。
李长堂也读过书,能读到这句诗的妙处。
他下意识点点头,看来这李解元还真有几分才学。可惜不能为我所用,若是他投靠了黄首辅,必然成为己方的心腹大患。
“好诗,好诗。”
黄首辅道:“那
杨良躬身行了一礼,双手抱拳道:“启禀大人,
“
有人下意识说着,紧跟着意识到什么忽地闭口不言。
所有人都紧闭嘴巴,不敢说破,只感觉此时的气氛非常诡异。
“唉,伱这读书人,好生无礼。若是没有本事,便不要逞能。结果只说了两句,
李长堂侃侃而谈,忽然意识到什么,一张纸白色的脸顿时变得铁锅底一般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