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句话,里正就感觉自己身子猛然挺直几分。
他指着二丫神气地对小吏说道:“此乃吾家新娶的儿媳妇。”
“失敬!失敬!”小吏对里正躬身一礼。
“走,吾等去看看新到的打谷机器。”里正一声招呼,带领众人朝打谷场上走去。
打谷场上,早就站满了人,众人围着两台奇怪的木制机器议论纷纷。
“里正来了!”有人眼尖,远远地看到里正带领一伙人朝这里走来。
里正过来,众人围拢上前,指着机器对他说道:“里正,这是何物?”
里正正正衣冠,对着王宫的方向一躬到地,然后不紧不慢地说道。
“此乃陛下发明的打谷神器,一台一天可以打谷二十亩呢!”
“哈!真有这样快吗?”众人不解。
是时,人们普通的打谷方式是把粟谷平铺在地面上,然后用木棒子在上面敲打,效率非常低,一天一个人打三四亩也就顶天了。
“来!吾等来为诸位演示!”二丫一步跨过来,站到打谷机器跟前。
“这不是木匠老周家的闺女吗?她怎么会操作此等机器?”
“汝还不知道,二丫应聘上了工部主事,想必这等机器制作她也参与了呗!”
……
众人议论纷纷。
二丫用脚背抬起放到踏板最高位置,然后再慢慢往下踩,刚刚开始的时候稍微费点劲,用手转动一下滚筒后,机器才顺利的转动起来。
随后踏板带动连杆,连杆带动齿轮,打谷神器里面的滚筒慢慢转了起来。
二丫稳了稳心神,用力更稳了,踏板上下运动更加快了,滚筒开始飞速转动起来。
“呼呼呼!”
滚筒划破空气的声音响起,声音越来越响,声调越来越高,让周边的人听了都有一种很震撼的感觉。
“可以了,二虎哥,在那个口放入粟谷,要慢慢地放,不要一下子放入太多!”二丫使唤着二虎填料。
随着二虎放入粟谷,一阵“哗啦哗啦”的声音响起,粉碎的秸秆从出料口被喷了出来,小吏上前揭开罩仓的把手,罩仓底下,黄澄澄的小米静静地躺在地面上。
“轰!”人们轰动了。
“出米了!出米了!”
“啧啧!真神奇!”
……
二丫唤过边产,把踩踏机器的位置让给他,并详细说明了踩踏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边产一边点头,一边把脚放了上去,缓缓发力。
机器又逐渐快速的运转起来,二丫又唤过一个大汉,给二虎递料,又让一个专门把喷出的秸秆运输到一旁,堆积起来。
每隔一会儿,二丫让边产母亲打开罩门,把罩仓里面的小米用铁锹铲除来,堆到一旁。
至此,一个完整的打谷小组组建完成。
边产奋力地踩动踏板,二虎把粟谷分开,细细地放入放料口。
看着机器呼呼运转,二虎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有了此等神器,他们村庄的所有粟谷,不到十天就全部打完了,就连二丫什么时候离开的都没有注意。
中午,里正把昨天办喜事剩下的馒头拿了过来,众人饿了啃几口馒头,渴了喝一口井水,人歇机器不歇,换着班干活儿。
边产家的二十亩粟谷,还不到天黑,就全部打完了。
边产母亲看着堆成一堆堆的米山,感动得泪流满面,他们家这样多年以来,从来没有出现打过这样多的粟米。
边产则热情地邀请帮忙的众人到他的家里去吃饭。
是时,都是乡里乡亲的,帮忙做工一般不算工钱,但是得管饭。
“诸位,老婆子在这里多谢大家的帮忙,晚饭一定要到吾等家里去吃,昨日产子买来半袋子精米,今晚,吾等给诸位熬精米粥喝!”边产母亲难得地大方一回。
“精米,好东西,平时难得吃到一次,这次一定要吃个饱!”众人兴奋地谈论着,齐齐涌向边产家的方向。
“看这光景,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里正用手捋着颔下的三缕胡须,感慨地说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