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郡。
孙坚本来不打算响应曹操的号召。
只是前不久有高人为其卜吉凶,并且告诉他此行大吉。
临别是赠予他“遇水化龙”的四字箴言,让他注意一切有关水的事物。
要是徐立在场,自然知道这是指孙坚会在一井中寻得传国玉玺。
为此孙坚才点兵两万,带上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员大将。
即刻发兵北上。
……
中原的辽阔土地上,上演着一幕幕相似的内容。
各路诸侯,要么是一同发兵,前往河内;
要么则是就地起义;
还有甚者,因为路途遥远,则只能喊喊嗓子,助助威了。
徐立探得各路诸侯多数发兵人数也就在一万到三万之间,所以就按照原定的出征计划不变。
同时也发出号令,响应曹操。
三天后,大军正式出发!
……
“听说了吗,徐州牧要去讨伐董卓了。”
“这么大的事我当然知道了。”
“要我说啊,天下苦董久矣,早就该去了。”
“你以为董卓那二十万西凉铁骑是摆设啊,我看此次悬。”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徐州牧是应运而出,讨伐董卓是替天行道,一定会成功的。”
“我在想,要是董卓真被打跑了,你说这天子该谁当?”
“嘶——你不要命了,这种问题也敢问?”
为了防止引火烧身,原本凑在一起的人群乍一下就四散开来。
只留下刚刚提问的那人,他还在嘟囔道:“不就问问嘛,我看徐州牧很适合啊,徐天子这个称呼也不是才叫了一时半会。”
其实四散开来的人很想赞同他的说法,不过祸从口出,还是不参与讨论的好。
徐立所在的冀州,距离会盟地点河内很近。
不过两日就到了。
在来的路上,刚好遇上了公孙瓒。
公孙瓒见徐立的大军,少说有六万之数,浩浩荡荡,不见首尾,甚是惊讶。
一问左右,才知道是冀州牧徐立。
如今徐立的威名不止是在冀州境内,大多数的诸侯都是听过他的名字。
只不过因为他没有什么背景,也没有什么势力依靠,所以众人不以为意。
此时公孙瓒见此情景,顿生结交之情。
他暗暗思忖,这徐立的大哥与自己是同窗,那么两人之间也算得上有点关系了。
于是驱马前行,准备拜访一番。
<b>
</b>(月日到月日)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