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砖一个性质,就是形状复杂一点。”
‘黑虎’说道:“容易烧么?”
“容易烧。”
“那怎么不抓紧去烧?能让这里家家户户屋顶都铺瓦吗?”
马林说道:“能。”
“那为什么不抓紧啊?要怎么烧,你都给‘独眼’说。要人帮忙的话,你就让我爹安排。”
马林心说,原始人也要住这么好的房子啊?
他心里又想起了可能生活在附近的别的原始部落,他们可能正在度过一年中最艰难的日子,忍冻挨饿,他有必要早点找到他们。
但是他没法一个人做这件事,反而需要更多的人的支持。
怎么制作瓦?他现在心里完全没数。
结果这天红石村各家各户都在忙着给自己的房子造壁炉。
没有窗子的石头房子,不透风,点燃火罐的话会被烟给熏死。壁炉加上烟囱解决所有问题。
烟囱够高够大,排烟效果便够好。
马林去后山找‘独眼’,要求他烧制更多砖头,至于怎么烧瓦,马林现在正在考虑。
“你专心研究怎么烧瓦,你家的壁炉我下午给你垒。”
半山腰有烧瓷器的土窑,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都是用红泥砌制的。
圆柱形的。
下方是个炉子,可以添柴火,柴火下方有陶制的栅格,木灰和各种渣滓通过栅格掉落下去。
柴火上面是个用红泥制作的圆饼,带有很多孔洞,方便火焰烧上去,要烧制的陶器就放在圆饼上。
为什么不把圆饼做成横竖交错的栅格,那样也能支撑住上面的陶器?
因为用红泥烧制那么密集的栅格太花费功夫,而且不结实。
马林自己的想法就是在炉子里坐上那种栅格,上面放泥坯,下面烧火。
但是‘独眼’认为太麻烦,他自己制作了一个巨大的圆饼,在上面捅了很多孔,实际效果其实跟栅格是一样的。
这种窑既能烧陶器,也能烧砖和瓦。
不过为了提高产量,土窑的体积可以适当的增大一些,下面能够添加更多柴火,上面能够放置更多黏土制品。
这种比较大的窑适合烧制砖瓦。
‘独眼’自己有个发现,陶器本身容易渗水,里面装水,外面就潮湿,怎么办呢?
黏土自身有孔隙,导致渗水,外面可以涂上一层物质来防止渗水,用草木灰制作的泥浆来涂就进行烧制就有防止渗水效果。
这样子陶器外面就有了层釉。
马林对这个发现连连称赞,表示自己老家的陶器表面就有这层东西,‘独眼’的做法是正确的。
‘独眼’非常高兴,同时也对马林非常看重,毕竟马林见过比他们多很多的东西。
“瓦是种什么东西?”‘独眼’问马林。
马林赶紧进行说明,瓦是用黏土烧制出来的,主要作用是一层一层铺在屋顶上防止漏雨。
他见过两种瓦,一种是圆弧形的,一种是四方形带有凹凸,但是后面这种的具体结构他忘记了。
“瓦就是圆弧形的比较薄的泥板对吧?你先看这些泥板的厚度是否合适?”
‘独眼’用红泥烧过很多东西,其中包括薄泥板,平坦的。
‘独眼’把薄泥板铺在地上,加一些稀泥,就能够做成一个台子。非常平坦,上面可以直接放草垫子或者兽皮,用来睡觉。
台子下面可以有一条沟,用来填入柴火加热,使得床上更为暖和。
这也是‘独眼’的发明,火沟从房子外面添柴火,因而房子内部不会有烟。
跟火炕有点类似。
(.)魔界狂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