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负责专心开车,多一句话都没有。但这一次,他更加震惊了。
虽然他的这个司机职务没有换,但他的领导换了省教育局的局长被换了!
这就真的太恐怖了!
可对许衡的尊重丝毫没有变。
在他来接人之前,新局长好说歹说,再三强调,一定要将许衡照顾好。
司机一个劲地点头,“局长,您就放心吧!请您放心!”而他也逐渐明白,之所以自己没有被换掉,就是因为上一次,他来接许衡,成功完成了这项任务。
一回生两回熟!
局长安排他来再次接许衡,首先,两个人面熟,有点熟悉,很好,其次就是他开车,没有让许衡反感。
司机很感激,自己因为接过许衡,而保住了自己的职务。否则,自己早就被调走了,或者已经被辞退了。
他透过后视镜看着许衡,内心充满了感激。
而许衡这次上车石,汉J了起来。
司机开得十分稳当,而且在高速上车速一直保持在120!抵达出卷组!
司机慢慢将许衡喊醒。
许衡下车,迎面而来的是一个新面孔。但是他十分热情!
“许衡同学,欢迎你,也十分感谢你为我们省所做的全部的贡献!”
许衡诧异,“你是?”
“哦哦哦!对不起!对不起!忘记自我介绍了,我是我们省教育局的局长!”
许衡才意识到,教育局局长换人了。
不过那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人许衡看着顺眼,他对许衡,也丝毫没有架子,十分热情。
他主动和许衡握手。
许衡也是回以热情。
“谢谢,领导,您这话说的,我就诚惶诚恐了。”这局长和许衡有说有笑。
“我带你去出卷组吧!”
“因为你,我们今年的出卷特意改成了开放式的!”“是在一个大会议室!分成了9科!”
“每一科都准备了黑板,等一系列的材料。”局长亲自为许衡介绍。
当许衡走进去之后,所有人冲着许衡微笑。“许衡同学,我们又见面了!”
“许衡同学!你好啊!”
“许衡,还记得我吗?我是数学老师!”“哈哈哈许衡同学,好久不见。”
不管是语数外,还是其他科目的出卷老师们,所有人都和许衡打招呼。
许衡也—一微笑,回应他们,但是也有些面孔很陌生。还有一些熟悉的面孔,上次出现的,但这次没有了。比如罗英男!
似乎,上次去听课的那些老师,原本定了出卷的老师,这一次都被淘汰了。
许衡大概能明白,要不是你罗英男,黄良才也不回来,接下来一系列的事情也不会发生。
而且现在新的教育局局长上天,罗老师,你就自求多福吧!随着许衡的加入!
整个的出卷工作才展开。
许衡在9科出卷组之间徘徊,忙得不亦乐乎。来到语文组。
很多语文组的老师们调侃起来,“许衡同学,自从选了理科之后,文学方面的知识,有没有退步啊?”
许衡笑了笑,“我虽然是理科!但我出语文卷,还是绰绰有余的!”
众人,“吁…”许衡白眼众人。
实际上许衡也清楚,这些语文老师们对许衡是认可的,所以才会这么开玩笑。
而这些语文老师们,不仅仅是在出题,这对他们而言,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文学交流。
“许衡同学,你来的正好,你知道诗的密度吧?”诗的密度!
什么是密度?
别说是一般的学生,就是连很多的老师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所谓诗的密度,就是指诗词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使句字精炼浓缩,所含的诗意丰富饱和,从而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
或一句数折,意象复迭;或层层深入,波澜迭起;或运用实字,语劲句健;或矛盾逆折,诗句警策;或浓缩字面,诗意倍增;或手法翻叠,复迭新意。众老师看着许衡,似笑非笑。
许衡白眼这群语文老师,“你们不就是想说杜甫诗圣的诗吧?”
提及诗的密度,杜甫是当之无愧的代表之一。
《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秦州杂诗(其七)》、《旅夜书怀》,等等,都是经典之作。
众老师眼前一亮,他们看着许衡,随后又互相看了看。“没想到许衡同学对诗的密度也有研究!”
“刮目相看了。”
“许衡同学,随便聊两句呗?比如杜甫的《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怎么样?”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910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许衡没有多思考,就知道了这首诗是典型的“运用实字,语劲句健”。
他开口就来,“这首和诗写出了早朝宫里醉人景色和氛围,赞扬了贾至的儒雅风流和家世的荣耀。”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意象密集,集中体现了朝见时的仪仗和宫殿中的景观及气氛,体现了杜甫诗歌清词丽句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挺拔之姿和雄健之气。”
简单几句,直中靶心!
迎来满堂喝彩。“哗啦啦”
掌声不断,这些语文老师看着许衡,脸上浮现惊喜的笑容。“可以可以!许衡同学了不起!但提及杜甫,就不得不说七律中的第一了!”
“许衡同学,你知道吗?”
不就是《登高》嘛,瞧不起谁呢!
“对对对!这首诗也将杜甫诗歌的密度体现得淋漓尽致!许衡同学,给大家分析分析?”
他们这不是在为难许衡!更不是在给许衡挖坑!
他们是真的想看看许衡对杜甫诗歌的理解程度!
许衡,“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对《登高》评价很高
“杜陵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一句!八悲啊!”
许衡话音落下,众老师们微微皱眉,似乎是在说,“就这?”许衡看着这些老师们意犹未尽的感觉。
许衡,“借用胡先生的原话,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篇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同时,清代的杨伦,也在《杜诗镜铨》中点评了这首诗,称之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众老师们仍旧是不满意,“许衡同学,你说的这些都是前人的评价啊!”
“我们主要是想问问你,自己对这首诗的评价啊!”许衡突然皱眉,总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
但你们想难住我,是不可能的。
“咳咳”
许衡清了清嗓子,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