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事,是否让百官慎重商议,方行决策!”n
原本有些微醉的王猛,这个时候也一下子惊醒了起来,硬着头皮的回答道。n
这件事情背后的意味,甚至毫不客气的说,那可是一件有可能动摇国本的事情。n
王猛可以不要自己手中的权力,作为大晋的文官之首,他已经是一人之下了,这辈子已经达到一个巅峰了。他或许可以选择冷漠观之,明哲保身。n
说到底,他现在也不年轻了!n
李翔都是有孙子的人了,他比李翔还大个十岁呢!n
已经到了知天命的他,本来没必要就这件事情不放,毕竟,他就算是把这权利抓住了,也抓不了几年。n
但是,他做不到!n
大晋,是李翔的大晋,但同样也是他的心血。n
将所有的权利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这绝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这也就代表着,所有的事情都会以这个人的意志为主,其他人不会有任何的影响力。n
但所有的事情做决定的这个人,却是一个人,而不是圣,既是人,他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也会有人固有的劣根性。n
故而,这很可能是一件灾难性的事情!或者说,没有任何节制的权力,本身就是一个灾难。n
毕竟,就算是一代君主圣明,但不代表代代君主圣明。n
后代皇帝一旦出了一个不孝子弟,社稷神器,只怕是有倾覆之危。n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皇帝地位极高,权力极大,对天下人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n
实际上并非如此。n
中国古代皇帝的权力其实没这么大,受到的制约相当多。n
中央和地方如何分权?中央内部权力如何分配?这相互之间的矛盾和争端,可以说是完全贯穿了整个中国封建时代。n
李翔笑着,拿着酒杯又转向边上的其他几名六部尚书。这几位更为‘谨慎’,有的王猛给他们打底的情况之下,根本没喝几杯,在李翔转过来之前就已经站起来候着了。n
李翔确实有进一步集权的想法,但也深知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件事情需要缓缓图之。他有时候虽然激进了一些,但是,也知道有些事情,不是激进就有用的。n
李翔确实挥手,将他们安抚了下来,挨个的向官职只有六七品的臣子,也是如此。n
这一次的大宴,确实是一次‘年会’,这些人都是他李翔的大晋皇朝之中最中坚的一群,是李翔可以统治整个大晋的基础,该给的奖励,该许诺的也就许诺,该给的好处,该安抚的好话,李翔这整个一圈下来,都算是已经做全了。n
尤其是几个资历比较老的刺史,当过两三州之地的刺史,李翔可是真心诚意的向他们允诺了,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就正式让他们回归中央,正式进入六部。n
当然,这些人在能力上也有足够的资格进入六部。n
至于那些将领们,对于他们也是百般许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