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郎回来了?曹昂见过李中郎!”
曹昂比自己上次见到时黑瘦了许多,看上去更加成熟,笔挺的身姿站在了营帐外的雪地上,深躬一礼。
“子修来了?外边风寒,快些进帐说话。”李璋替曹昂拍了拍肩上的积雪,继续说道:“子修不在濮阳城内避寒,还在营里公干吗?”
曹昂恭敬的回答道:“禀中郎,末将正在检查战马过冬的草料及木炭诸物的储备。”
李璋笑着说道:“此等琐碎之事,大可交待下边的人去做。何劳子修亲往?子修掌管着营区,没有招募属官为你分担些事务?”
“营内诸事中郎临行前皆已安排妥当,营内官吏各有担当。无人怠慢职守,昂不过替中郎暂领事务,平时巡检一二,萧规曹随,无需额外指派人手。”
曹昂这小伙还是非常讨人喜欢的,不像他老爹那般深沉,暂管就真的是暂管,一切事情都办得非常认真,也非常实诚的不往营里头安排自己的人。
其实李璋也是故意问及,营中上下皆是原来李璋的人马,曹昂即便真想安插什么人进来管事,营中上下也会在暗地里排挤抵制,让你有劲是不上来。
毕竟这营里头从工匠区到军屯田,有很多见不得光的勾当,实出和上报的帐目都是李璋安排下的心腹们细心处置过的。曹昂根本就不知道,很多从工匠区里生产出来的铁器,从未出现在账目上,也不知从何种渠道,偷偷的便流出的营区。
“子修真乃人杰也,不止作战勇猛,办事也这般仔细。有子修在,璋很放心。营中诸事还需子修多加留神,尤其是新春开垦之事,有道是一年之计在于春,来年春垦还需处处留心,免生疏漏。”
你就到外边去看着农民伯伯干活吧,孩子......这营里的水可是很深的。
“曹昂领命,开春定亲往营外监督。不知中郎此次回营所为何事?”
李璋看着一脸正经的曹昂,若无其事的说道:“不为别的事情,璋手下几营人马正在鄄城修整,粮秣不足。专程回来濮阳调拨一些粮米前去支应一二,不知营内尚有存粮几许?”
“营内存粮除去百姓必要开销,约有余粮十万石。不知中郎此来拨粮,可是奉了主公之命?”
李璋点了点头:“此次主公命璋在鄄城增募兵马,鄄城余粮不足,璋只好返回濮阳营区调拨粮食。一应开销,将记录在案。”
“如此昂立即准备人手调拨粮食,不止中郎需要带走多少?”
正待开口,李璋突然好奇另外一件事情,转口问道:“不知濮阳城内,尚有余粮几许?”
“这个......”
濮阳太守现在是夏侯渊,兵马归韩浩节制,城内大小事务,曹昂的确是一无所知,突得被这么一问给噎住了。
“子修,璋有些话需要对你说明。去岁濮阳抗蝗之时,城内奸商恶绅串联冀州暗中发难之事你可还记得?”
“自是记得,中郎尽诛奸佞,大快人心!”
李璋摇了摇头:“尽诛奸佞?只恐未必。璋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濮阳城地处大河之北,离冀州袁绍太近。袁绍能一次派人前来作梗,难道便不能再派第二次?非我不信妙才和元嗣,只是二公皆行伍出身,忙于军务。于城中政务监察诸事恐有疏漏之处,易为奸人所乘。子修仍需多关注城内之事,不可疏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