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的渐渐转凉,朝中的局势也越发动荡鲜明,众皇子间的争斗已由暗中逐渐走向明化,平日上朝时几方皇子党经常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争执不休,甚至多次当廷争到面红耳赤,闹得皇帝烦不胜烦。
不仅朝堂,堂下各党羽间的争斗更是日渐激烈,如今以二皇子与三皇子为首的两方人马,开始极力拉拢保持中庸的那些大臣,并使出层出不穷的手段对付敌对势力,各种大案小案每日上演,导致从前隐藏在阴暗角落里的宵小之辈亦鼠窜而出,趁乱劫掠作恶,一时间整个燕京都受到波及,百姓苦不堪言。
而屋漏偏逢连夜雨,经过这一连窜的朝局演变,原本身体刚刚有所好转的皇帝龙体再度在近来疲于应对朝中各大小事务中受到影响,旧疾再度复发,加上正值天气转寒,这一病便病来如山倒,刚刚恢复的日日上朝制度由三日推至五日,再由五日延至十日,后来一连半月都不上一次朝,使得朝局越发不稳。
十月底,此前由京畿军与大理寺全力调查的护送北境公主一行人出境遇袭事件在久查无果之后,终于在大理寺卿宋思扬险些刺遇之后,查到了一定的蛛丝马迹,发现了那些多次袭击护卫队伍的死士,均为燕京名门望族魏氏所豢养。
而当今的魏氏族长,正是参予负责此事的京畿军首领魏昭。
在查案期间,宋思扬发现每每案件快要有所突破,却紧跟着便会线索全无,不是涉事人员突然暴毙,便是人证物证遭到毁灭,让整个案件陷入僵局,迟迟无法有进一步突破。
而与魏昭合作期间,宋思扬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每当大理寺搜寻到新的证据,不出半日便会被人捷足先凳,无一例外被人抢在前头销毁了证据。
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宋思扬开始怀疑是大理寺或京畿军中出现了内鬼,为此他并未声张,而是故意导了一出戏,让人露出找到新的证据的假象,并提前安排人守在“证人”处,以此守株待兔。
果然,这一安排起了作用,不过导致的结果是他派出的几十名大理寺卫除了一人因此下落不明,其余全部死伤殆尽,无一幸免遇难。
为了查出真凶,宋思扬决定铤而走险,假意寻人冒充那名失踪的大理寺卫,约了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于一日傍晚孤身前去赴约。
也就是这一次,他差点遇刺身亡,若非一群来路不明的江湖人士突然现身相助,他必将难逃一劫。
当宋思扬将魏昭的罪行呈报上去时,皇帝十分震怒,当场下令撤了魏昭京畿军首领一职,就此彻查魏氏相关涉事人员,着三司过堂会审,一经查实,定斩不饶。
魏氏在燕京乃是百年望族,而身居高位又手握京畿军兵权的魏昭居然胆敢做出袭击北荩公主与使臣这等牵扯两国战事的行径,一旦查实,不当他性命不保,整个魏氏家族都将因此而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