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件事,是在半个多月之前就应该进行的,奈何赵宗皇帝突然中毒,就此耽搁了。
同时,被赵瑞关进天牢的忠臣良将也被释放出来,还得到了安抚嘉奖。
然而让众人十分奇怪的是,众多参与北伐胡人的将士,都得到了嘉
奖,偏偏唯独赵易没有。
要知道,赵易在北伐胡人的时候,功劳最大,不仅在首战之中,于万军之中取敌军元帅首级,又创造出了炸药这样的战争利器,将胡人打的几乎灭族。
仅仅只是这一些,就已经是旷世奇功了,试问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的?
再说这一次,太子赵瑞、永安王赵林谋反,也是赵易立了大功,寻找到了解药,使得赵宗皇帝不仅解了毒,还得以延年益寿。
其次,便是运筹帷幄,及时的通知了三王勤王,控制住了罪魁祸首。
可偏偏从头到尾,赵宗皇帝就是没有提及到赵易应该如何嘉奖。
满朝文武百官揣测,以赵易立下的大功来论,至少也应该被封王了吧?
要知道,赵宗皇帝的几个儿子,目前也就只有赵易没有封王了。
而从赵宗皇帝对赵易如此宠爱来看,每一次都是加官进爵,这一次也应该不会例外吧?
可偏偏从头到尾,赵宗皇帝都好像是把赵易给遗忘了一样,愣是没有提及。
赵易也很奇怪,他虽然并不在乎名利,可就是好奇,怎么赵宗皇帝就没有提过他呢?
难道他做了什么错事,让赵宗皇帝不满了吗?
君威难测,果然如此啊。
就在众人以为要散朝的时候,赵宗皇帝却站起身来,站在了桌案前面,环视群臣,扬声道:“众爱卿应该都很奇怪,朕为何一直都没有封赏文武公。朕是要留到最后,专门说一下。从朕开始,我天南国的太子,再也不会立长不立幼。而是立太子储君,以德行,以能力为参考。而今,朕的四个皇子,当属九皇子赵易最为优秀,故而,朕今日要立他为太子储君!”
这一番话说出口,当真使得满朝文武百官震惊不已!
立长不立幼,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可却不想,这一次赵宗皇帝因为赵瑞谋逆的事情,吸取了教训,从而择优来立太子储君。
本质上来说,这确实更加有利于江山社稷,选拔贤明的皇子继承大统,乃是英明之举,至少不会导致江山社稷毁在庸俗之辈的手中。
原本上来说,立长不立幼,这是祖制。正所谓,祖制不能废。
换了以往的时候,定然会有言官站出来谏言,可现在赵宗皇帝的威势如日中天,试问谁人敢站出来反驳?除非是活腻歪了。
更何况,赵易的为人处世,文武百官都看在眼里,知道要是赵易能够成为下一任新皇的话,这对于天南国的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来说,绝对是天大的福气!
“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满朝文武百官齐声呼喊,纷纷赞同。
晋王赵恒、魏王赵嵘、齐王赵琪面面相觑,他们本来以为,这一次赵瑞作茧自缚,自寻死路,被废黜了太子储君之位,他们的机会来了。
尤其是赵恒,除了赵瑞,就是他最大了,排队也先排到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