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五十八章 我们在见证历史(2/2)

郭教授没有在运气上纠结,连忙起身,举步走出了办公室,朝外面忙碌的研究生博士生一声大吼:“停下手上的工作,马上到基因实验室,做个科研成果验证,快点!”

又是科研成果验证?

又是陆离的科研成果验证?

都是苦逼科研狗,我们只能跟着导师混经验打下手,你却不断的出科研成果。

真是……太伤自尊了!

被郭教授驱使的科研狗们,一个个跑得飞起,路过陆离身边的时候,却微微低下了头。

众人来到基因实验室,郭教授让陆离主导实验,指挥众多科研狗做实验。

一群研究生、博士生给陆离打下手,不停的提取b细胞标本,制备转录酶,制备剪切蛋白。

陆离坐在试验台前,各种实验材料源源不断的汇集到陆离手中。

打开电子显微镜,开启基因枪,陆离不停的编辑b细胞,一个个标本做下来,连续做了一百多次。

“检测通过!已获得基因修改标本。”

当陆离做完一百多次基因修改之后,后面进行检测的郭教授,已经发现了准确完成基因修改的b细胞标本。

“成功了!b细胞基因编辑技术,验证成功了!”

旁边的何教授忍不住欢呼起来。

“恭喜恭喜!”

“陆离,恭喜你!”

实验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所有人都对陆离的技术验证成功表示祝贺。

这次验证,已经证明陆离的b细胞基因编辑技术是成功的。

至于做了一百多次才准确制备出所需的基因修改标本,这是很正常的。

目前的基因编辑技术,就算找准了所需编辑的基因片段,剪切蛋白和转录酶也不可能一次就准确的切中所需的位置,经常会切错地方。

一百次实验,能获得一个基因编辑正确的标本,这还是陆离确定了实验数据的原因,这个结果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没有这个实验数据,还不知道要做多少年的实验,才能碰巧切中了位置呢!

“b细胞基因编辑技术,已经通过了验证!”

郭教授也满脸似乎有些激动,有带着几分焦急。

嗯?怎么回事?

王志坚教授皱了皱眉头。这名助手是他的学生。按理来说,助手不可能在上课的时候来打扰他的。

既然助手这么做,一定是有很重要的事。

“什么事?”

王志坚教授停了下来,扭头看向助手,脸色有些不悦。

“教授,中国医学杂志社,转过来一份稿子,需要您审阅。”

助手扬了扬手机,连忙回答。

“审稿?就这?”

王志坚教授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就这点事,你也敢干扰我上课?”

“教授,这篇稿子……很重要!”

助手连忙说道:“这是陆离的论文。car-t技术的最新论文。”

呃?

王志坚教授浑身一震,陆离?car-t最新技术?

“拿过来!”

冒着干扰上课的风险,也要送过来看的稿子,绝对很重要。王志坚教授连忙让助手把手机拿了过来。

因为这番对话没有关音响设备,礼堂里坐着的学生们,也听到了这番对话。

于是……教室里顿时议论纷纷。

“陆离?就是覆旦那个陆离么?”

“陆离又研究出了新技术?”

“既然敢打扰王教授上课,肯定是一篇很重要的论文。”

“难道陆离在car-t技术上又有突破了?难道他把这项技术开发成熟了?”

“应该不可能。没听王教授说么?五年,甚至十年之后,才有可能研究出成熟的car-t技术。”

在台下的学生们议论纷纷的时候,王志坚教授却有些愣神。

“car-t技术中t细胞与b细胞的基因编辑技术应用。”

这是一篇理论方向的论文,文中对t细胞和b细胞的基因编辑技术,做了方向性的表述。

这种理论探讨性质的论文,其实只能做一个参考,并没有太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然而,这篇论文的标题上却敢写出应用两个字,而且在论文后面,还有覆旦大学的重复实验结论。

这就说明……这项技术已经验证过了。至少在b细胞的基因修改技术上,陆离的论文是完全正确的。

后生可畏啊!

王志坚教授按捺住心头的震撼,放下了手机,又走会了讲台。

“同学们,刚才我收到了一篇论文。”

王志坚教授朝台下的学生说道:“这是覆旦大学陆离发表的一篇,关于car-t技术的论文。”

“在这篇论文里,陆离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并且完成了初步验证。”

说到这里,王志坚教授停顿了一下,又说:“刚才,我说car-t技术,还需要五年,甚至十年才能成熟,或许……我错了!”

“虽然陆离研究出来的新一代car-t技术,还需要临床试验才能证明疗效。但是,从理论上说,或许……他已经攻克了癌症!从今往后,癌症不再是绝症了!”

“卧槽!”

“我的个天!”

这一刻,台下一片哗然。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