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打量这乌烟瘴气的地方,看到一颗两颗三四颗伸出来的脑袋,没好气地说:
“看你这副德行,贤妃刚刚死去,你就在这里享乐,你寒了多少人的心?朝中的大臣,谁还支持你?”
皇上任由环公公给他弄衣服,与太后说:“儿臣自登基起就这般,您又不是不知道。
不管儿臣如何,这大梁还是萧家的天下。”
太后不耐烦,“你跟哀家来。”说着太后带皇上回慈宁宫去。
一路无言,到了慈宁宫,太后坐上首,皇上在左手侧坐下。
“母后叫儿臣到此来,所谓何事?”
“哀家问你,兰轩阁那边的究竟是谁人?”太后问。
皇上讪笑,“一个民间女子罢了,不是谁人。”
太后拍桌,“你真当世人是瞎子?”
“母后息怒,她只不过是儿臣,外出时相好的女子,不是什么人。”
“整个皇宫都知道了,她就是庆……”太后说不下去,“她是谁,你自己心里清楚。你想效仿唐太宗,你几斤几两?”
“母后,庆王妃已死,与这宫里的人有何干系?没人会承认,就没人会相信那是庆王妃。编撰史书的根本不会写进去,朕荒淫无道已经够他们写的了,没人会知道这事。”
太后听了这混账话,恨不得一茶盏扔过去。
“她的来历,朕都让人给安排好了,她就是外臣从澜州带过来,献给朕的一美人。家底厚实,家中一个哥哥,一个姐姐。虽然姓苏,但与庆王府毫无关系。
除了个别,没人知道她真正的来历。”
太后想了想,心情平稳了些。
觉得这个法子不错,只要咬死不是,真真假假就让外人说去。
“事已至此,也只能这样了,编撰那边你想法子糊弄过去,别让祖宗蒙羞。”
皇上连连点头,“是是是。做坏事的都是藏着掖着,朕打算封苏氏为妃。朕这般大张旗鼓地做事,不怕他们说,不怕他们质问。他们就会相信苏氏并非庆王妃。”
“贤妃尸骨未寒,你这般做,会寒了臣子的心。要册封也要等明年。”
“是。”
太后拿着帕子给自己扇风,“庆王知不知道这事?”
皇上得意一笑,“庆王早就知道了。他一知道苏氏在宫里,立马宣告给苏氏办丧事。他是个识相的。”
“庆王就没说什么,没做什么?”太后不敢相信。
“朕让他掌管京都大营,他就什么也不说了。庆王不咬着不放,其余人自然当作看不到,等苏氏的肚子生下来,谁也说不了朕什么。”
到时候带着苏氏举办宴席,当着庆王的面,亲吻苏氏,会是什么感觉呢?
定然很不错。
苏氏美若天仙,腮凝新荔,鼻腻鹅脂,狎玩起来必定酥爽。
太后一声质问,打断皇上的幻想,“你说她有了身孕?”
“是谁的孩子?”
皇上抖了抖,从遐想中回神,见四处无人,便老实与太后交代,“是庆王的。”
“你这个混账东西。”太后拿起茶盏砸皇上。
皇上躲开了,说道:“朕也不知道啊,后面她自己说的。不过是养个小子,朕的小子不少,多养一个不多。
若她生的是公主,那就更好了。一笔嫁妆将她嫁出去,谁能说些什么?”
“气死哀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