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快些洗漱穿衣,老爷正在府衙里办事,此时也正在赶回的路上。前面京城来了人,点名要姑娘去见呢!”
“京城?”
黛玉有些惊讶,心里猜想是否荣府派了人来接她过去。
若真是荣国府派来的人,那便直接轰走了事 。自己父母健在,何必要去京城受那窝囊气?
“回姑娘,正是京城的人。打头的是一位俊俏的阔少爷,通身打扮不俗,身后跟着十几名侍卫和丫头,此刻正在前院的厅里候着呢。”
黛玉略显忙乱的坐起身,丫头们帮她梳头穿衣,又喝了一点温热的米粥润润肚子。
心里猜想着,若真是荣府的人,打头的少爷或许是贾琏。除了他,府中只有几岁的宝玉,不堪大用。
但黛玉记得,原书中说荣府派人来接,只有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简朴的很,对黛玉十分不上心。
如今怎么变了?
......
一听京城来了人,点名要找黛玉,林如海立刻推掉了府衙上的事情,又嫌弃轿子太慢,直接借了拉轿的马匹一路飞奔回府。
可怜他一界文弱书生,骑马次数屈指可数,一路上臀部几乎被颠簸的马匹分成了八瓣。
但事关黛玉,他也无暇顾及其他。
贾敏在门口来回徘徊着等候,见林如海骑着马匹狂奔回来,心中有了支柱,眼泪顿时如开了闸般落下。
“相公,京城的人,不会是为那件事来的罢?若真是如此,我可怜的玉儿,我怎么舍得让她离开...”
“娘子莫哭,你放心,为夫会尽力把玉儿留下。”
林如海眼眶也有些洇湿,想起几年前那一桩糟心事,默默的捏紧了拳头。
大堂内,几个丫头穿红戴绿的站在一旁,为首的是一位昂首阔立的少年,墨澈般的目光十分清朗,眉如墨画,身上的衣服虽然颜色朴素,但绣工精致,像是上好的苏绣缝制而成。
他脊背挺直,不停的摩挲着自己手中的一块玉佩。
“请十三爷稍等片刻,老爷正在回府的路上。”
“不打紧。”他清朗一笑,双颊旁两弯可爱的酒窝若隐若现,“你们可有通知林太太与妹妹?这日头还早,姑娘家贪睡,怕是还未起,让妹妹多睡会,吃了早膳再来也无妨。”
回话的小厮连连拜下,额头上冒着细密的汗珠。这可是位京城来的贵人,若真怠慢了,他可得罪不起。
刚要出门去寻林如海,就见贾敏与林如海打前院一路直奔而来。
“老爷,太太,来人正在前厅等候,已经等候多时了。”
林如海点点头,心中一紧:“姑娘呢?”
“姑娘起晚了些,此时还未收拾好,小的马上去催。”
“等等!”林如海连忙叫住他,回头看了贾敏一眼,心中满是酸涩。
“你去玉儿房中说一声,让她不必着急,吃了早膳再来,这一闹也不知何时会结束,为父不愿让她饿了肚子。另外..你只说,无论发生何事,玉儿依旧是我和娘子最疼爱的小姑娘。林府,永远是玉儿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