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八十三章 商部北上(2/2)

文书中规定大同府和大同镇借贷的这些钱粮都是不用偿还的,只需要允许兖州镇商部是大同境内开设煤矿四处、铁矿五处,以及其余的各类工坊二十七处,并且同意商部在大同境内开设票号的分号等各类生意。

这份文书的有效期限为五年。

对于这份文书,刘君韬和谢奉、薛桐可谓是三方共赢。

刘君韬可以凭借这份借贷文书获得大同境内的煤铁资源,要知道大同可是矿藏资源非常丰富的,在后世可是煤铁基地!

有了这些煤炭、铁矿资源,刘君韬有把握将玉山兵仗局、徐州兵仗局、东平州军械所的产量提升不少,至少可以提升一倍!

而且,幕府商部还可以顺势将生意扩张到大同,并且依次为中心向山西、宣府等地扩张,大大增强商部在大明北方的实力。

而幕府探查部和赞画部也可以借着这次机会,在大同等地大力发展势力,到时候可以为兖州镇更多、更准确的情报和支持。

而对于薛桐来说,可以凭借这些钱粮在短时间内恢复大同镇各处的城池、堡垒,并且可以立即招募兵丁,将麾下兵马扩充、满员。

并且在这份文书之中,刘君韬还同意加上了一笔“军书拟定完毕,刘君韬、薛桐、谢奉三人一一在文书上签字画押。

让刘君韬吃惊的是,薛桐和谢奉竟然将各自的大印都随身携带着,显然今天是有备而来的。

之后,薛桐和谢奉便急急忙忙的告辞了,二人都是召集回去整顿人手,准备接收兖州镇的钱粮。

按照文书上的约定,第一批钱粮将在四十天内抵达大同。

随同前来的还有商部的人手,到时候大同镇和大同府必须全力协助兖州镇商部开矿、做生意的各项事宜。

待到薛桐和谢奉急匆匆的离开之后,刘君韬便将刘子安找了过来,将此事说了一下,而后便说道“立即通知商部唐宇,命其按照文书调集钱粮,万万不可耽误了时间。同时命令唐宇立即调集可靠人手,最好亲自带人北上大同!”

刘子安在一旁奋笔疾书记录着刘君韬的命令,而后问道“总镇可还有别的命令?”

刘君韬想了一下,说道“命令军部胡德兴,再调集一千新兵,随同商部调集的钱粮、人手一同北上,全程护送,决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很快,刘子安便拟好了两道命令,交给刘君韬查看无误之后,便由刘君韬亲自盖上了兖州镇总兵官大印,当天便由探查部的探马一路南下,送往了兖州镇城。

没过几天,整个大同城都运动了起来,大同府和大同镇都是开始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大同各地遭了兵灾赶到大同城附近的百姓被安顿了下来,并且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而大同镇各地受损的城池、堡垒也开始了重建、休整。

当然,这些事务消耗的钱粮都是朝廷拨下的,虽然数量有限,但是坚持到兖州镇借到的钱粮运来还是可以的。

此时,刘君韬也是开始想到,现在战事结束,自己也该率部南下回家了!

天策大明

天策大明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