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3章 再见寿山;工业化之始(2/2)

“唉,粗鄙之人、无君无父啊!”寿山心中不忿,却明智地没与任何人争辩,他知道那样做的后果。

工地上很多人也学着救**,将辫子剪了,留着齐茬的短发,这可是要以反贼论处的,算了,诶,于寒早就和朝廷杠上了。等朝廷收复辽东时,替这些无知百姓求下情好了。

榆荚村的路段,据工地的“役夫”说叫什么营海公路一标段,全长六里,寿山来的时候刚开挖基槽,随后按工匠所说,清基、夯实、分层回填夯实;

洒水养护后还铺上了以前只能进口的水门汀,而工地上叫水泥、混凝土,说是辽东自产的,然后又是洒水、覆盖,说是要养护,好吧,这个不懂;可好好的路面切割了一条条凹痕,又用木条填了起来,说是什么伸缩缝,这不多此一举吗?算了,反正不花朝廷的钱,由他们折腾去…

寿山的心思没人知道,在众人眼中,这个中年汉子为人随和,言谈儒雅,又身强力壮,干活踏实,还隐隐散发着一丝威严,如果不是他脑后那根辫子,大家都以为他是哪位救**军官体验生活来了。也有人怀疑寿山的身份,比如朝廷探子之类的,但报上去之后,救**表示这就是个落魄的士子,人们也就放心了。

一周之后,因为寿山不经意间表现出的组织协调能力,被众人推举做了工长,这可是底层百姓认可的,与于寒无关,寿山没有推辞,工钱也涨了一半。令他哭笑不得的是,有人劝他脚踏实地,好好干,取不了功名没关系,在辽东,只要手脚勤快就能过上好日子…好像是没错,可老子是将军啊!哦,追赠的将军。

寿山体验生活的时候,于寒已赶往了营口。他接到了穆麟德的电报{海城到营口间的有线电报},他订购的那些设备还在生产中,但参数都是现成的,一批德国工程师到了营口,准备在辽东勘测、选址,随后会进行总图设计,再作出初步设计、工程概算,再设计每个单项、单位工程,以及分部工程。

煤矿、铁矿、电厂被放在了首位,煤矿和铁矿本来就有,在原基础上进行扩建,以后再根据需要开发新矿区;电厂选在了煤矿井田边界的理论塌陷角之外、靠近辽河流的地方,受限于当前条件,机组冷却水就不用双曲冷却塔了,直接用河水,开式循环,热污染就热污染吧,不过到了冬季,可以整个热交换站,用冷却水给附近居民供暖,这就得慢慢来了,字还没一撇呢。

就在入冬前,辽东终于开工了,但既不是煤矿、铁矿,也不是电厂,而是两条铁路,一条从奉天通往大连,途经辽阳、鞍山、海城、营口、盖州、大石桥、普兰店等地,另一条从营口通往凤城,途经岫岩,之后会向宽甸以东延伸,等建完两条线路后,会再增加一条环线、几条支线。先前提到的营海公路,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修建铁路提供运输条件。

于寒没打算低调,这么大的动静也低调不了,只是得严防间谍混入。杨从望和一部分手下被他调了回来,在情报处之外另行组建了调查处。

情报处负责搜集外部情报,由原来副手许希元担任处长;

调查处则负责救**控制区的反谍报事宜,处长当然是杨从望。

两个部门相互独立,均向参谋部负责,均设有情报科、行动队和后勤部,以及大量的wài wéi人员。

调查处一成立,马上对近期涌入的人员进行了排查,一开始,wài wéi人员肯定不够,但这是在自己地盘内,稍微操作一下,所有百姓都是调查处的眼线。

做完了未雨绸缪之事,于寒又将心思放在了发展建设上。辽东,现在应该叫奉天府了,工匠越来越多,还有一些留洋学生慕名而来,他高兴之余,与手下商议一番,制定了一多项鼓励技术创新的制度,以提高工匠、技术人员、知识分子地位,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工作热情。他希望将来治下区域的主流意识是工匠精神,而非金钱至上的商贾精神。

目前一切还是草创阶段,对于表现出色的工匠、技术人员,只能先从物质上予以鼓励,等以后底子厚了,会成立专利认证、技术培训、技能鉴定等机构,将技术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不好意思,中毒太深了};

在工业建设上,除了军工业外,能交给私营业主的通通交出去,救**大部分所需均向外采购,当然,奉天府内的所有企业,必须优先供应救**。

这样以来,救**避免了从一开始就背上沉重的包袱,需要什么拿钱买就行;

对企业来说,没有创新就意味着没有竞争力,这是关系到企业兴衰存亡的大事,迫使他们不得不重视工程技术、想尽一切办法创新工艺、技术,否则就等着被淘汰吧。

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军工这部分也会推出去,到时所有企业都成了私企,在经济上,救**只需收税、采购就行。当然,军工企业必须严密监控,若有对外往来,必须取得军方许可。

在此期间,许希元传回消息,发现英国打捞船出现在威海、旅顺以及天津港,接触通译人员后得知,是倭国委托英国打捞被炸沉的十几艘战舰。

于寒笑了笑,电告许希元,这事不用管了。在这几个月间,他零敲碎打之下,所有战舰的金属部分都熔为了锭块,进了物品栏。英、倭两国注定要失望了。对于寒来说,没有成建制的水师,打捞上来暂时也用不上,连保养都得雇洋人,而且打捞、维修费用也是一笔巨款,要是将回收的金属折现,再购买新战舰的话,比前者多不了多少,节奏则完全由己方控制。

不过这事也给于寒提了醒,他再次联络穆麟德,这回要租赁一条教练舰,刚好德方有艘装甲舰、一艘巡洋舰停泊在威海{注},穆麟德经过斡旋,说服了军方将那艘装甲舰作为教练舰。

于是,以原北洋水师的幸存士兵为基干,又在救**中抽调了六、七百人,总计一千多人,勉强凑出两艘战舰的编制人员,承载着救**水师的希望,从营口登上了德国商船,经渤海、旅顺,驶向了威海港。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