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场婚姻,虽然他知道大部分两个孩子的两情相悦,不排除顾谨名那个小子的套路和坏心眼,但是有些消息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编的故事一套一套传得很野。顾家那小子一看到新闻就已经连夜去处理那些消息了,但是消息来源很杂,故事也是真假掺半,他害怕王羲和看到真的相信了反而想不开。
造谣总比辟谣更具有戏剧效果。
这是流言蜚语受人喜爱的本钱,也是它能够成为武器打倒他人的依据。
而且作为独自拉扯王羲和长大的人,他非常清楚王羲和的思维有多么嚣张与跳跃,内心又是多么脆弱不堪。
想得多还玻璃心,王羲和从小就有这个毛病。
才六七岁的时候他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公司里来了个漂亮的女明星,有人嘴碎几句被他碰巧听见,一路联想到未来后妈生了孩子让他当灰小伙,害怕得带着小书包连夜坐火车南下投奔外公家。
要不是火车站工作人员及时扣住了这个没有身份证的小孩,很难想到那将是一场怎样的腥风血雨。
也就是那时,王父决心自己这辈子一心搞事业,推掉了亲戚朋友的各种相亲介绍,安安心心带孩子,转眼就把孩子拉扯到准备结婚的年纪。
想起把王羲和送出国的那天,王父在刚成年的小孩又一次看见了他七八岁的影子。
谁也不知道,看起来心狠的父亲也会担心,也会害怕,但是那件事情确实是他们做错了,影响也的确不好。除了躲一阵子,降降圈子里的热度,他也没有别的选择。
看着王羲和一脸无辜地拎着行李箱站在登机口,一边掉眼泪一边赌气往前走,王父差点就想赶去顾家和顾家那个小少爷一决高下,但狠狠心,还是打算让儿子多点历练的经验。
不过,风水轮流转。
王父看着院子里又开的桂花树,当年不好的回忆早已经是过去式了。
他虽然还是心怀芥蒂,但也不得不承认,顾谨名是个不错的年轻人,认真、细心,还很喜欢小日。虽然迎亲这事儿做的不如他的心意,但是想想这样他们家还能晚起几个小时,多收点红包,心里也还算过得去。
剩下的事情他这个老人家可不想管,就看这俩小子自己的造化了。
毕竟,未来的路,也该他们自己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