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9章 幽昧二(2/2)

他也不吃了,悠然说道:“马太守明明心如明镜,却守着魏兴郡浑天度日,这也是家学渊源?”

马瑛微微一笑:“平公子很适合做官。”

平鸷不说话了,他早就看出马瑛的愚庸昏聩都是装的。花了大价钱贿赂徐梧,极力想着惹徐梧厌烦,但平鸷和肖愈在魏兴郡大街上打探消息,却发现此地的百姓,没有一个说太守爷的不好,当然也没有人说他好。马瑛的为官之道,就是中庸。

马瑛继续道:“平公子知道,我为何要请二位吃这一顿饭吗?”

平鸷道:“马太守守着魏兴郡,想保魏兴郡平安,故而甘愿让徐大人心生厌恶,借此不与汉中牵扯。”

马瑛长叹一声,道:“我当这里的太守二十年了,早年我是肖璇的下属,后来肖璇败了,圣上不计前嫌,没治我们这一干人等的罪,你知道是为何么?”

肖愈突然出声道:“愿闻其详。”

“因为当今的圣上,最会用人!他知道,要想荆州长治久安,就必须这样做。肖璇和他比,就是差在了这一点。”马瑛右手支颐,压得整个桌子抖了一抖,还好这桌子牢靠,估计是特制的,才没被压塌,“建康此处两千多里,就算他的手再宽,也管不到此处,索性也就不管了,卖给吴自扰一个面子,让他接手荆州。”

平鸷微微一笑:“天塌下来,先砸的是高个儿。我二人一介白身,不该对国家大事指手画脚,倒显得我们水浅舟大了。”

“我说过了,平公子很适合做官,而且迟早会出仕。”马瑛不以为然地摇摇头,“我跟你说实话,你却和我打机锋。”

平鸷保持面上笑容,也摇摇头,却不置一词。

“荆襄这块地,各郡都是由本地人自行治理,因是自己人管起来,当地的百姓才会服气。”马瑛道,“我就是魏兴郡人士,汉中太守易南山,也是魏兴郡人士。听说易太守的母亲姓胡,易胡氏当年可是赫赫有名的魏兴第一才女。”

平鸷道:“那为何不选汉中人士管着汉中郡?”

“因为汉中,不太平。那地方离仇池近,魏兴又离汉中近,汉中的不太平,已经波及魏兴郡了。”马瑛道,“当今圣上用我等来安民心,减免荆州三年赋税,可见他的确是个好皇帝。”

他说的没错,自平鸷从会稽出发,一路到了此地,所闻所见,均可见朝廷这几年休养生息的成效,粮米增产,人口增多,百废俱兴,百姓无不对皇帝感恩戴德。

马瑛道,魏兴郡这地方位置特殊,以前北邻后秦,西邻汉中,再往西就是仇池国,是边境之地,故而南来北往,各种异族风情都可在此地窥见一斑。直至赵钦和肖璇二人统兵,攻破后秦,接下来赵钦登基为帝,魏兴郡也不再是大吴的边界。

他张口旧事,闭口皇恩。平鸷在刚进门时,以为他要说汉中的事,但看现在话题的走向,平鸷一时有些拿不准,只能闭口听他絮叨。

这百年来,战事不断,因而消息阻隔。边境之地,有许多事情传不到别处。此地从别处迁徙来的人占十之三、四,仇池人也有,后秦人也罢,或因战乱,或因逃荒,逃至此地。经过长久地同化,也和当地人没什么区别。

“我今年四十了,自小长在魏兴郡,这里的什么事儿我都见过,征战也罢,民变也罢,都有过。我二十一岁被推举为孝廉,而后出仕。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一辈子庸庸碌碌,吃着皇粮,无甚建树,但也从未鱼肉乡民,问心无愧。

“我的命是要葬在太守任上了,我也没设么怨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现在,有人引来一场祸水,搅起风云巨变,然后把大过错,算在我的头上。于是,我也无法浑俗和光,与世无争。

“做了这么多年官,我还想痴心妄想着,日后求个善终,故而我也不会引颈就戮,白白当鱼肉,便宜了那些没本事当刀俎,却痴心妄想之徒。”他最后一句话明显提升了语调,右手托腮托得手酸,又换了一只手。

平鸷不由自主坐直了身。

“听闻二位几日前,去东南那边的村子探查过了?”马瑛道,“我手下人说,去那边查事情,恰好远远地瞧见了二位。”

平鸷面色不动,内心却打起了鼓,他打了个哈哈:“魏兴郡政通人和,我们二人随便走走,有何不妥么?”

魏兴郡有了不妥,第一个担责任的就是马瑛,平鸷料定,马瑛不敢为难他们。

“传闻说,那地方出过一头双头牛,所以改名为双牛村。传闻什么的从不可信,有些传闻是故意被传起来的。根本不是什么双牛村,而是双生村。村口的石碑,遭受风吹雨打,那一横,淡去了,生就成了牛。知道这段往事的人差不多都死了,早年我当过知县,在县志里看见过,不久之后,关于双生村的事,全部都被抹去。”

马瑛道:“徐大人不是在查瘟疫吗,喏,那地方一个人都没有,就是因为瘟疫。”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