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27章、上海滩的众生相(二)(2/2)

所以,即使是跟他们不对盘的日本董事,也只得留在工部局的会议室里,随时等待第一手最新情报。

接下来,时钟滴答滴答地转了一圈又一圈,会议室里的奶茶和咖啡也是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几位年老体虚的华人董事已经坚持不住,只得告罪一声,各自离开会议室找地方休息。而在美英董事之中,也有几人先后出去小睡片刻。而事不关己的犹太人、俄国人和意大利人,更是早已走得一个都不剩。

但虞洽卿和两位日本董事却还在咬牙坚持,因为苏州的战况跟他们的切身利益关系巨大于是,在晨光熹微的时候,他们终于等到了前来报讯的使者——某位在上海滩专门从事包打听的青帮混混。

然后,从这位青帮混混的惨白脸色来看,苏州方向的战局显然是相当不妙。

“诸位董事,苏州已经失守了!赤-匪第十军团投入的兵力相当庞大,火力也是空前凶猛,孙立人所部刚刚在苏州火车站兵败投降,还有一股赤-匪的先头部队甚至绕过了阳澄湖,闯进了昆山县城”

这家伙进门之后喘了几口气,就对虞洽卿摇头说道,“最多再过两三天,他们就能打到上海来!”

从城市的空间构成来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包括闸北、南市、日租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五个主要区域——事实上,上海能够由开埠前的小小县城迅速崛起为远东第一商埠,与租界的辟设有很大关系。由于这是一座因租界而繁荣的城市,所以几乎任何离经叛道的思想,激进、忧愤或颓废的情绪,都能在尊奉所谓“言论自由”的上海租界得以表达。因此,民国的上海是整个中-国的文化思想中心,让这里总是充斥着各种新奇观念和怪异世相——正所谓“沪上不愧为万国租界,这里的居民真的是什么鸟都见过”!

总而言之,若是从器物和制度的层面来看,上海租界呈现出一派令许多国人十分羡慕的欧化的繁华气象;但是从传统的儒家道德观念来看,上海租界则是黑色的染缸和罪恶的渊薮——嗯,有一句话似乎是这么说的:繁荣与罪恶伴随而生。而在民国时期的上海滩,这一点更是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此时此刻,距离上海租界“开埠”已有大半个世纪,位于法租界与华界相邻之处的十六铺小东门,虽然论气派远不如十里洋场的南京路,但依然是大上海最繁华的地方之一:从外洋与内地运来的洋货、海货、山货,多数都在这儿集散,各种洋行、商行、货栈、大小店铺鳞次栉比,每天在这儿出入过往的人潮络绎不绝,有官吏,有商贩,有工人,有苦力当然也有许多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小混混和“白相人”。

于是,另一些行业也适应市场需求,在这里应运而生。只要你拐进一条弄堂,便可以看到小赌-场、大烟馆、公开的或半开门的娼馆,也有把抽大烟与玩娼伎结合起来的“烟花院”——就好像老鼠、苍蝇、蚊子、蟑螂会一起出没于垃圾堆一样,这地方也成了官、商、流氓地痞以及上海一切社会渣滓的云集之地。

此时的钟表已经转过十二点,到了后半夜。而终日熙熙攘攘的小东门,也已是变得夜深人静。除了某些花街柳巷里面,偶尔还会传出几阵乐曲和嬉笑的声音之外,其它地方似乎都进入了酣甜的梦乡之中。

但是,在一家已经关门打烊的茶楼里面,此时却依然是灯火通明。几个身穿黑绸衫的彪形大汉,正围坐在一张桌子旁边。虽然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茶碗,但却谁都没心思喝上一口,只是焦躁不安地等着什么。

粗看起来,这只是一个很普通

的黑-帮聚会。但如果坐在上首的那位帮主大哥亮出身份,那么绝对能在上海滩吓翻一大堆人——他就是上海滩斧头帮的帮主,民国年间大名鼎鼎的“暗杀大王”,王亚樵大侠!

——王亚樵,字玉清,安徽人,贫民出身。当年为了在龙蛇混杂的上海滩安身,他召集一帮在上海的安徽同乡组织起“安徽旅沪同乡会”,怎奈手头资金短缺,买不起枪械,只得打造了一百把利斧作为防身武器,故而被上海人嘲笑成“斧头帮”听着貌似十分威风,其实却是讥讽其囊中羞涩、装备简陋而已。

谁知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此后几年里,王亚樵居然硬是凭着这一百把斧头,将上海滩杀得天昏地暗,连名震一时的青帮头子黄金荣、杜月笙也要让他三分,斧头帮从此声名鹊起。接下来,在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之后,热心革命的王亚樵又跟孙中山搭上了线,帮助其南下两广从事革命大业,亲自参与了护法运动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日后权倾一时的胡宗南和戴笠,当时都一度是他的马仔小弟。<!--rm-->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