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58章、又一轮背井离乡的节奏(一)(2/2)

“但是,不管蒋介石的妥协退让政策再怎么人心尽失,瑞金的中央苏区这回可是在劫难逃了。”

根据报纸和广播里的信息,再结合历史资料,杨教授在一张民国年代的江西地图上,标出了当前国共两军的对峙战线,“不过用装备了飞机大炮坦克车的百万大军,合围进剿缺枪少弹连饭都不吃饱的十万红军,靡费军饷连番鏖战整整一年,才堪堪打下了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距离瑞金还远得很就是俄国人打车臣战争都没有这么丢脸!这蒋委员长的本事,还真是只能指挥一个班啊!”

事实上,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抗战爆发之前的“蒋记”南京国民政府,尽管问题和毛病很多,但是相对于之前风雨飘摇的北洋政府而言,好歹是在一步步走向统一和稳固,并且至少得到了上流社会的认可。

——无论如何,通过蒋桂战争、蒋冯战争、中原大战等等一系列的军事征伐和政治整合,南京政权确实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确立了全国范围内的政治合法性和权威,在一定程度上结束了袁世凯死后国内中央政权极度虚弱引发的混乱局面:最起码,全国所有的地方势力,都公开承认他是老大了!

不要小看这一点,西欧中世纪那些封建国家的君王,通常也就只有这样程度的权威而已。在民国时代另一个做到这种事情的人,就只有袁世凯而已。其他那些总统和总理,根本只是旋起旋灭的流星罢了。

与政治和军事上的胜利相对应的是,蒋介石政权在财政、金融、法律制度上,也在逐渐走向完善,初步地有了一个现代国家的外壳,而不是那种不伦不类的草台班子——随着南京政权行政体系的逐渐完备,蒋介石本人也具备了相当的政治声望,在上流精英人士和部分市民之中,逐渐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拥护和认可,被认为至少是一个有资格当国家领袖的人。而不是像之前的曹锟大总统那样“望之不似人君”!

——无论再怎么邪恶的暴君,好歹也是“君主”,但某些家伙却连被称为“君主”的资格都没有。

不管怎么说,他至少遏制了军阀混战的大乱局,在那几年里让百姓承受的战祸减轻了一些。人民纵然不可能真心爱戴他,但也没有到要把他视为仇寇的地步,大约就跟现代拉美资本主义国家民众看待本国腐败总统的态度差不多——失望归失望,但换成别人上台多半只会比他更糟糕,还是捏着鼻子忍了吧!

但另一方面,在抗战爆发之前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在战略战术上的水平却实在是不敢恭维。

从二次北伐、蒋桂战争到中原大战,蒋介石在临阵指挥上一直都没有任何出彩的表现。他花费重金装备起来的中央嫡系部队,屡次被穷得叮当响的西北军大刀队给打到一败涂地。最后几乎完全是依靠银弹战术、贿赂收买、挑拨离间这样上不得台面的阴私手段,才把自己推上了全国领袖的位置。

然而,在对付红军的时候,蒋介石擅长的这些阴谋诡计、收买挑拨之策,就完全不管用了。

——其实,工农红军的将领也不是绝对不能

收买,毕竟并非每个党员都是用特殊材料做的。但问题是,不光是共-党讲究“政治正确”,国民党也一样如此。为了彰显自己的“阶级性”,那个时期的国民党连自己内部的左翼成员都能狠下屠刀,有杀错无放过,对待正牌的共-党分子更是一向残酷无情,万万不肯宽恕。

甚至就连向忠发总书记这样的头牌大腕,在被捕之后主动要求投降倒戈,毫无节操地供出了自己脑子里的全部情报。等到招供完毕之后,这位总书记大人都被立刻割喉处决,连个缓刑都不给且不说向忠发头脑里的情报到底有没有价值,光是冲着他这位总书记大人的名头,也应该把他好吃好喝地供起来,然后让他时不时上广播或到广场上现身说法一番,以此来动摇对手的斗志,也就是所谓的“千金市马骨”啊!

可蒋介石却杀伐果断地把他这么一处决,立刻就起到了严重的反效果。那些原本可能还心怀动摇的地下党与红军将士,统统噤若寒蝉——连总书记投降都不能免死,下面的小喽啰哪里还有活路?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境地,还有哪个不怕死的红军大佬胆敢“弃暗投明”,赌一赌自己的人品是否够硬?

既然蒋介石为了“政治正确”的立场问题,自己堵上了自己最擅长的撒钱收买分化之路,那么接下来就只能完全依靠正面作战了——而这从来都不是蒋介石的强项——从第一次围剿到第五次围剿,蒋介石投入的兵力一次比一次多,可结果是红军没怎么被消灭,中央苏区的范围倒是越打越大了。

而且,这厮的脾气一向都是属驴的,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犟起来能把脑袋往南墙上撞个七八回也不肯改这些年前后几次围剿中央苏区,他都用了差不多同样的作战方略,吃了不知道多少苦头,愣是痴心不改,一次又一次地在不熟悉山地作战和不顾后方补给的情况下,盲目指挥自己的嫡系军队跟着红军四处乱跑。以至于肥的拖瘦,瘦的拖死,最后败得一次比一次惨

这一回的第五次围剿作战,蒋介石采用了军事顾问汉斯.冯.塞克特上将和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上将的建议,决定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说穿了也就是曾国藩昔年组建湘军剿灭太平天国的“结硬寨、打呆仗”战术的翻版,谈不上有多少新意,完全就是凭借雄厚的本钱来慢慢地磨死人。

无奈蒋介石这次投入的本钱实在厚实,动员了五十万嫡系大军,还有五十万不太听话的军阀部队——正所谓“一力降十会”,这么多的兵马砸下去,势单力薄的红军就算再怎么诡计百出,也难以招架得住。<!--rm-->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