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18章、赶赴巴顿山(上)(2/2)

而且,由于古罗马短剑的材质不够硬,所以刃口也无法弄得很锋利,导致罗马短剑基本上只能用来刺击,像电影中那种一剑砍掉敌人脑袋的镜头,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当年罗马元老们集体刺杀凯撒的时候,凯撒之所以在猝不及防之下连续挨了几十剑都一时没死,就是因为罗马短剑在砍劈方面的严重不给力。

当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元老院刺杀凯撒的时候,凶手们无法携带战斧之类的长兵器的缘故。

想要提高武器的硬度,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古代工匠们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淬火,也就是对铁器进行热处理。不过在淬火之后,武器虽然会变硬,但同样也会变脆,打斗起来很容易折断。古罗马人淬火之后造出的钢铁小刀和凿子几乎脆得像玻璃,只能放在作坊里给工匠用,根本没法拿上战场。

罗马人为什么“偏爱”短剑也是这个原因:有人说他们一手执盾,所以剑不能太长,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个原因——区区三四十厘米的剑身,即使拿盾也不够顺手,而且要刺杀只能贴身肉搏,这是很危险的——真正的问题是他们的铁太软,剑又是主要用于刺,所以不能做得很长。因为如此软的铁,如果稍微长一点就更容易刺弯,变成那种电影道具了。所以罗马人只能将就着用短剑了——越短越不容易弯嘛。

但中-国人却在战国时代就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那就是对刀剑进行局部淬火——具体来说,就是仅仅将剑刃和剑尖淬火,而剑身则不淬火,这样处理过的铁剑,既能保证刃口部分有足够的锋利和尖锐,但同时又不会过度破坏剑身的韧性。可惜欧洲人却一直没能摸索出这样鸡贼的取巧办法

更可怕的是,中世纪欧洲人的钢铁武器,都是用手工锻打出来的,无法大规模批量化铸造!

——在春秋末期就学会了铸造铁鼎,战国时代已经大批铸造铁剑的中-国人恐怕很难想像,欧洲人掌握铸铁技术的年代,居然要到公元十六世纪,也就是文艺复兴开始的两百年后,他们才学会了高炉炼铁的技巧,懂得了如何通过把高温铁水倾倒在范(模型)中的办法,来一次性铸造大批的铁器。

在此之前,从古罗马帝国到中世纪,欧洲人一直都没有亲眼见过明亮美丽的铁水是什么模样。

所以,在那个年代里,古代欧洲工匠们炼铁的方式,是把铁矿石和木炭放在炼铁炉里一起烧,烧出一个混合着熟铁与矿渣的金属团,这种金属团会被做成长棒形状,出售到铁匠手里,铁匠再耐心地用捶打的方式,去除矿渣,然后慢慢锤成各种铁器和钢制刀剑这种去除矿渣的办法,完全要看铁匠的手艺好坏。可惜在文明崩坏,技术退化的中世纪欧洲黑暗时代,各种各样的二把刀菜鸟铁匠,数量实在是有点多,以至于很多钢铁刀剑、战斧和盔甲里面,居然还夹杂着许多没去除干净的矿渣,用棍子一敲就能龟裂开来。

虽然如今整个欧亚大陆都在铁器时代,但欧洲的铁器和中-国的铁器,恐怕根本不能说是同一种东西。

总之,在实际测试了盎格鲁人和凯尔特人的武器之后,王秋对这个时代的各种敌人就更加鄙视了。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穿越

者们想要征服这个时代的不列颠尼亚,都只不过是一件非常容易的小事而已,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保证在打完仗之后能够回本

在经历了一整天的艰难跋涉之后,他们终于摆脱了一成不变的荒野景色,重新看到了村落的轮廓。

但这并非意味着他们再次来到“文明世界”,而是代表着一片血腥炼狱即将在他们面前展开。

这里就是巴顿山,西罗马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陛下势力范围的边缘,以及罗马遗民在帝国崩溃之后,向失陷已久的不列颠行省东部再次发动反击的桥头堡。在过去的日子里,这里曾经被凯尔特人和罗马遗民们陆续开辟出了几个农庄和牧场,拥有一千多人口可惜,如今这一切却早已化为乌有

——尽管这会儿还隔着很远的距离,隐隐弥漫在空气中的焦臭味和血腥味,就已经在刺激着队伍中每一个人的鼻子,除了寂静的树林和潺潺的流水,村庄的四周一片宁静,但是这绝对不是什么吉兆。

然后,绕过一片稀疏的小树林,隔着一片被践踏得乱七八糟的田野,许多林立的农舍便映入了眼帘。<!--rm-->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