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3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2/2)

“这个就连我也猜不出来了!毕竟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万无一失的预言家!”

巴纳扎尔上校回答说,“但不管怎么样,只要我们能够把军靴踏上大不列颠的土地,踢开威斯敏斯特的大门,这个可恶的岛国就再也没有力量给整个欧洲制造麻烦了!”

对于欧洲大陆的人们来说,隔海相望的英国就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天字第一号大麻烦。

一方面,没有了英国的欧洲,是非常不完整的。毕竟,昔日正是以统治万顷波涛的大英帝国为首,让欧洲人取得了统治全球的辉煌荣耀。所以,欧洲人一直非常希望把英国彻底欧洲化。

另一方面,离开了欧洲的英国,也很难在新时代的世界舞台上有所作为。所以,英国对欧洲的盛情,一直是半推半就,欲说还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英国是愿意彻底欧洲化的,但前提是必须由英国来扮演欧洲领导者的角色:虽然如今不列颠的国势衰落得厉害,但大英帝国的荣耀可还没有被淡忘。

因此,如果欧洲人愿意把统治欧洲的大权拱手奉上,可能英国也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一体化了。

可现实却是,如今的欧洲大陆已经有了两个天然的领导核心——法国和德国,它们想要拉英国入伙是为了壮大欧洲,但这哥儿俩还不会慷慨到让出领导地位。而且,以大英帝国崩溃之后,这个“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小身板和每况愈下的国运,也实在是不够资格向德法两国发号施令了。

然而,现实固然残酷,但更加可怕的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英国人已经很像是清朝末期的中-国人,具备以下心态特征:骄傲、自大、不思进取、因循守旧,让人失望透顶。他们不肯直面自己的衰落和崩溃,只记得曾经的骄傲和辉煌,并且继续傲慢地俯视着欧洲大陆,自以为是地玩弄着昔日的小手段。

于是,在二战之后的欧洲国际政治舞台上,英国实际上就是站在欧洲门口,一支脚踩在门里边,一支脚还勾着美国——在美欧之间骑墙,就是英国争取自身战略利益最大化的必然结果:

第一,没有勾住英国这个带路党的美国,对付起欧洲来可能要麻烦得多。所以,美国人也愿意在各种场合提携英国人,而这正是英国人的需要。第二,没有勾住美国这个大靠山的英国,在德法领导的欧洲面前,也就少了份量。所以,英国人同样很愿意在各种场合配合美国人,这也是美国人求之不得的。

——“英国政府的外交目标500年来没有变过:创造一个分裂的欧洲。因此,我们联荷兰制西班牙,联德国制法国,联法国和意大利制德国,联法国制德国和意大利,分而制之。一贯效果很好,为什么要改变?但现在是老皇历了,现行政策是,我们得打进去,从内部攻破。我们

施加过外力,没有成效。现在可以从里面把它搅成一锅粥了。挑德国反法国,挑法国反意大利,挑意大利反荷兰,外交部高兴坏了,光辉岁月又回来了。”

以上这段听起来有点儿饶舌的话,出自英国著名政治讽刺电视剧是,大臣。

而英国在国际关系中,也确实是一直扮演着这样一个“欧洲麻烦制造者”的角色。

——说白了也很简单,在公投脱欧之前,英国的自我定位就是作为一个潜伏在欧盟内部的反骨仔,给美国人当欧洲的搅屎棍。在欧盟的整合工作之中,英国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漫天要价和添乱,站在欧盟内部试图搞垮欧盟。他们在谈判中不断提出各式各样堪称离谱的利益要求,却拒绝承担任何相应的义务,还要不停地制造混乱和挑拨离间,被法国人气得大骂是“一脸傲慢地来参加换-妻俱乐部,却没带上自家老婆”!

在英国脱欧之后,伦敦白厅曾经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外交政策混乱期,不过在初步理清了头绪之后,也只得继续把“欧洲局势搅屎棍”的角色继续扮演下去,给域外大国充当对付欧盟的看门狗,大致上有点类似于当年英国给日本帝国在二十世纪初期东亚局势中安排的角色。

总的来说,已经承认了自身衰落的英国人,很满足于这种两头权重,双向受益的局面。

一边从域外大国(中美等国皆可)拿好处,一边借它们的势去勒索和压迫欧盟,这是何等的爽快啊!

但麻烦在于,整个欧盟却全都对英国人这种吃里扒外的做派感到火冒三丈,快要忍无可忍了!<!--rm-->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