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东方出发吧!不要犹豫,不要彷徨,为了荣耀我主,去吧!——这是神的旨意!”
总之,在接受了圣骑士的册封之后,这支打着镰刀锤子红旗的“瓦兰吉禁卫军”,就带着从君士坦丁堡征集的少量辅助人员,合计不足一百人,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作为先遣队踏上了小亚细亚的土地。
而在他们面前横亘着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距离君士坦丁堡只有几十公里的尼西亚城。
这座城市有过光辉的历史。当年它曾是罗马帝国在亚洲的璀璨明珠,也是多次宗教会议的举办地,还是一座扼守天险、相当坚固的军事堡垒。
尼西亚城坐落在一个盆地里,西面是一个浩淼的大湖。城市的西边被湖水保护。其余的三面都环绕着十米高的城墙,总长度达五公里。一百多座塔楼矗立在城墙上,从十七米的高处窥伺着敌人。城墙外面还有一道两重的壕沟——山与湖,墙与塔,联手守护着尼西亚。
三百多年,当时据守这座城市的土耳其人,曾经在六万十字军的猛烈围攻之下,坚持了足足四十多天。
所以,穿越者们原本只是打算对这座城市进行一番火力侦察,顺便看看能不能搜刮到一点好东西。
然而,仅仅过了三天时间,还在缓缓行军的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就收到了“尼西亚光复”的捷报。
因为,早在这支“瓦兰吉禁卫军”抵达之前,可怕的瘟疫就已经抢先毁灭了尼西亚的防御力量。
尼西亚城郊外的湖畔,希腊小贵族伊萨克虚弱无比地躺在又脏又破的窝棚之内,芦苇席子上的呕吐物和屎尿流淌了一地,让他浑身上下臭不可闻,而四肢也虚弱得仿佛完全失去了知觉
伊萨克觉得自己恐怕很快就要死了。可他真的不想死,一点都不想!
说起来,原本在尼西亚城里,伊萨克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那么,他又是怎么沦落到这地步的呢?
——在1453年的时候,与君士坦丁堡隔海相望的尼西亚城,已经被土耳其人占领一个多世纪了。
这个时代的土耳其人,还是一群野蛮彪悍的游牧民族,来如疾风,去如闪电。对于小亚细亚的原住民来说,土耳其是一个残酷暴虐的外来政权,凭借着血腥的杀戮,严酷弹压着辖下的各族基督徒。
但是,就像之前征服中国的蒙古人一样,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土耳其人同样面临着“可以在马背上得天下,却不能在马背上治天下”的困境。因此,在文明昌盛、工商业发达的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这片被希腊人苦心经营了两千多年的土地上,土耳其人的驻军仅仅控制着一些重要的城市和要塞。而在广大的乡村市镇、港口商埠,依然被当地的希腊人豪族所把持,除了需要忍受向各地土耳其总督缴纳沉重赋税的痛苦之外,至少在地方行政权上,是享有高度自治权的,甚至还有自己的地方武装部队!
而如今躺在肮脏窝棚里奄奄待毙的伊萨克,原本就在尼西亚城扮
演着这样一个“伪军小头目”的角色,领着一份马马虎虎的军饷,有一座还算不错的房子,主要工作是给土耳其总督收税、巡城、弹压乱民。
按照另一个世界的历史轨迹,他或者他的后代,应该会在漫长岁月的潜移默化之中,慢慢地放弃对希腊人和基督徒身份的认同,最终改宗皈依为土耳其回教徒——虽然土耳其人自称为古代突厥人的后裔,不过按照现代遗传基因科学的研究,至少有95%的现代土耳其人,从血缘上讲是小亚细亚原住民的后代。
但在这个世界,这段历史的正常演进,却被穿越者们给搅得天翻地覆。
——先是至尊的穆罕默德二世苏丹和十四万汇集了举国精华的土耳其大军,在君士坦丁堡城外被毒气熏得一夜暴死;然后是首都阿德里安堡沦为辐射废土,从老翁到婴儿无一幸存,奥斯曼土耳其皇族迅速绝嗣。在苏丹、首都、朝廷、皇室和正规军一起毁灭的巨大震撼之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治下的小亚细亚版图,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系列混乱和动荡,就连尼西亚的希腊基督徒,也暗中串联着组织了一次起义。
虽然凭着麾下一小队亲信武士,尼西亚的土耳其总督勉强还能镇住场子,控制住城内的局面,但鉴于在欧洲发生的恐怖“神迹”,他也对自己手下的希腊基督徒完全失去了信任。于是,在镇压了尼西亚的起义、焚烧了一几座东正教堂之后,伊萨克和他的希腊人伪军部队,也被解除了武装,遣散回家吃老本。
在伊萨克看来,像这样被卸磨杀驴的命运,已经够倒霉了。可事实上,更倒霉的遭遇还在后头呐!
——因为,恐怖的大瘟疫来了!<!--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