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日本长期以来是一个保守排外的国度,在日韩国人到正规部门和大公司应聘就职时普遍遭到歧视,类似美国的黑人。于是就有很多人混进了黑道为非作歹,并且渐渐把老牌的日本人黑帮给打压了下去。多年发展下来,韩国黑帮在日本的明势力和潜势力,已经强大得让人难以想象。譬如日本的那些小钢珠店面,基本上就都是韩国人开设的。还有很多地方的“风俗业”(卖春),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韩国黑帮的控制。
那么,这些理应仇日反日的韩国黑帮又是怎么摇身一变,成了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的右翼暴力团的呢?
这主要是因为在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人从小在学校里就被灌输“战争是邪恶的,永远不再战”的思想,在美国占领军的指导和威逼之下,把军国主义思想基本上彻底阉割掉了。可惜这些一根筋的日本人似乎弄得矫枉过正,到了六十年代,居然由此导致了左翼思想的泛滥,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简直就像是十月革命之前的俄国,甚至隐约有了几分“赤化”的危险——日本赤军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那个时候正值东西方冷战的高峰岁月,无论是驻日美军还是日本政府,都对这一“赤化”的风潮很敏感。但问题是,当时距离太平洋战争结束也就二十几年,跟虚无缥缈的“红色日本”相比,美国人显然更害怕那个能鼓捣出“神风特攻队”、“大东亚共荣圈”和“一亿总玉碎”的大日本帝国卷土重来,故而坚决不同意日本政府直接用警察去镇压左翼团体,以免日本当局恢复战前的铁血本色。
于是,两边受着夹板气的日本政府,只好学习袁世凯和蒋介石的故智,窝窝囊囊地花钱资助了一批右翼团体,和那些打着红旗的左翼团体在街上对垒,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来进行镇压。由于一时间凑不足人头,办事人员居然捏着鼻子把黑社会之类什么能打的家伙都找来了——其中就有大量的韩国黑帮。
然后,在实际交手过程中,日本黑帮通常多少还顾忌到一点同胞情谊,对着闹事的学生和市民,往往有些缩手缩脚,不敢也不愿意下狠手。而有着仇日思想的韩国黑帮,却是作风狠辣,跟日本左翼团体干仗的时候从不留情,把那些打着红旗的日本学生揍得头破血流,堪称反共急先锋,一时间很得驻日美军和日本政府的青睐,多次予以大力扶持和表彰——只要能把左翼团体打压下去,管你是什么国籍呢!
弄到后来,这些韩国来的“国际右派斗士”,居然渐渐鸠占鹊巢,变成了日本右翼的骨干,把其它的日本黑帮给排挤了下去,俨然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继承者后来很多比较有名的日本右翼团体,譬如日本皇民党、日本宪政党、东洋青年同盟、日本人连盟等等,高级首领事实上都是清一色的韩国人,什么姓姜姓李姓金的都有。倒是那些真正的二战日本名将后代,多半都投身于企业界,一般不屑于在街头作秀。
到了最后,那些日本右翼的街头宣传车,已经差不多可以和在日韩国人黑帮画上等号了。真正的日本人就算信奉军国主义,也很少会去干这种堪比羞耻play的脑残蠢事。在街头上咋咋呼呼地冒充着“大日本皇军”的家伙,都是急于洗白自己,还有向“不明真相的右倾群众”骗捐款的在日韩国人黑
帮。至于那些开车撞击中国大使馆门口的“极端右翼分子”,只要一查他的真名,通常就知道这是韩国人了。
——就连日本军国主义的旗帜,都要靠一般印象上普遍仇日的韩国人才能扛起来由此可见,战后的日本人究竟是怎样一群奇葩的废柴萌货。
“所以说,现在的日本暴力团和右翼团体成员,大部分都是朝鲜半岛出身的人!所谓的日本军国主义,严格来说是朝鲜军国主义还差不多!”
沙县小吃的胖老板一边剥了只卤蛋,塞到买买提的手里,一边如此津津乐道地讲述着,“当年刚到日本的时候,我还曾经摩拳擦掌,一心想要跟那些日本军国主义者较量较量。谁知到了这边一看,真正在街上举着太阳旗和玩具枪搞游行的,居然尽是些朝鲜人真是叫人沮丧”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外面却突然传来了笃笃的敲门声。
沙县小吃的胖老板立即不动声色地抓起了菜刀,“咳咳!大半夜的,外面这是谁呀?”
然后,这位全神警惕的胖老板,就听到了一句令他瞬间浑身发颤的熟悉话语。
“开门,查水表!”<!--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