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另一些已经死心塌地投靠阿兹特克人的部落没看见阿兹特克的未来皇帝就在给他们带路吗?
所以,文德嗣的这支军队,只要不在沿途各地劫掠烧杀,就不会遭遇山民的阻拦,更不会像西班牙探险队登陆尤卡坦半岛的时候那样,一踏进玛雅人的地盘就莫名其妙地到处挨打,连个交涉的机会都没有。
而考考姆这个探路尖兵的任务,实际上也很轻松,就是在大军抵达之前,先查看一下前方的那段道路有没有垮塌,需不需要绕道或抢修,顺便跟附近的山寨打个招呼,通知他们马上会有大军过境,让当地人最好安分地待在家里,不要大惊小怪,以免闹出什么让双方都不愉快的误会。
截止到目前为止,洪休提兹干王国远征军还没有遭遇任何袭击。山民们通常只是用警惕但却并无敌意的目光,远远地注视着这支军队从身边经过。偶尔还有人主动上来巴结,想要谋一点好处。
考考姆带着部下在山路间左转右转,很快就跟后面的大部队在一条山谷中遇上了--这条原本空旷平坦的山谷,此刻却是人声鼎沸,东一堆西一堆地挤满了歇脚的士兵,还有袅袅炊烟在四处升起。
微风之中,隐约飘来了食物的香味,让走了半天山路,早已饥肠辘辘的考考姆不由得咽了一下口水。
看到有人从远处过来,一些士兵立即警惕地抓紧了武器,但看清楚是考考姆之后,又都放松了下来,还有一个人高声向他打招呼,“喂,你回来啦!前边那个寨子的情况怎么样?”
“跟往常一样,一个个全都跟瘟鸡似的,缩在木栅栏后面不敢出来呢!咱们看样子还没仗可打!”
考考姆也笑着回答,“诺,你之前不是抱怨说咱们携带的行李太多太重,缺少足够的挑夫吗?我这次特地给你招揽来了不少愿意卖力气的人呐!”
只见考考姆随意地打了个手势,一群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当地山民,就畏畏缩缩地站了出来,用好奇和惊恐的眼神,打量着前方的异邦军队。
而一个膀大腰圆的洪休提兹干武士,也从做饭的火堆旁边站了出来,用挑剔的眼神仔细打量了他们一番,这才还算满意地点了点头,“唔,看样子似乎瘦了点儿,不过骨架子还不错,吃几顿饱饭应该就有力气了。正好快要开饭了,你们就跟着一起吃吧!”
跟着考考姆过来打工的这些当地山民,基本上都是家里存粮将要耗尽的穷光蛋。这一次出来给洪休提兹干远征军当苦力,也是无奈之举--按照他们的想法,先不说事后能领到多少作为酬劳的粮食和盐,至少能够在军队里混到一段时间的饭食,也好给家里省下一份口粮,让老婆和小孩可以多吃一口饭。
不过,这一次的雇主的慷慨程度
,显然大大出乎这些穷人们的意料之外。
--他们先是被带到一块空地上,按照考考姆的吩咐,每个人都拿出了从自家带来的木碗或陶碗。然后又有两个厨子搬来了一只巨大的铁锅,隔了老远就闻着香气扑鼻,让他们全都一时间肚子里馋虫直动。
接下来,厨子便掀开锅上的木盖,用长柄勺子舀出锅里的滚热面汤,给他们每个人盛了满满的一大碗。
望着手中这一碗浓稠的面汤,苦力们一下子全都激动了起来。
这一顿绝对是他们在之前连想都不敢想的最上等伙食!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在古代社会,那些做工精细的面食,往往比等重的肉类还要昂贵。
譬如在中世纪的欧洲,一条黑面包就能换三四倍重量的烤鱼。而在明清时代的中国,精细白面的价格也与猪肉相当。一直到清末引入了蒸汽磨面机,开始使用机械动力磨面,白面的价格才逐渐降了下来。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古人将麦子弄成面粉,大多用石磨,跟现代的电动磨面机相比效率极低。在欧亚大陆,人们好歹还有风车磨坊和水力磨坊,实在不行,弄条小毛驴蒙上眼睛绕着石磨一圈圈打转,一天也能磨出几十斤面粉。但在没有牲口、风车和水磨的中美洲,印第安人就只能完全依靠自己的胳膊去磨面。更要命的是,印第安人磨面的粮食还不是麦子,而是更难对付的玉米这样一来,人力磨面的效率就更低了。这活儿不仅非常的辛苦,而且还很耗费时间。如果顿顿都要吃面食的话,一家人每个月都得花上七八天时间,从早到晚什么都不做,只是一起呼哧呼哧地磨着玉米面了。<!--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