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9章、希望港的清晨(上)(2/2)

于是,各式各样在21世纪缺乏销路的陶瓷制品,都被乐于帮助亲戚的马彤小姐给弄了过来,大肆倾销到了十六世纪的墨西哥,很快就从一开始的稀罕珍品,变成了希望港内人人都用得起的日常百货。

对于考考姆来说,不仅如此精美华丽的餐具,如此丰盛美味的食物,都是他这个平民从来不敢奢望的。即使是碟子里这些雪白晶亮的精盐,也是他在两年前从来未曾见到过的东西。

--说来也是可怜,虽然洪休提兹干人居住在太平洋沿岸地区,从很早开始就懂得煮海制盐,并且一直用自制的海盐跟内陆部落进行交易,按道理来说应该不会有缺盐之苦。但由于技术水平不过关,他们得到的绝大部分成品,都只是粗黑的盐砖--那是盐块在反复熬制之后,受烟火熏烤而产生的颜色。在这种做工粗糙的盐砖里面,掺了不知多少杂质,富含各种五花八门的有害成分,尝起来苦味能够盖过咸味。

但可悲的是,甚至就连这样粗黑苦涩的盐砖,由于需要烧很多柴火来制取,实际价格也很高昂,很多穷人都舍不得多吃,为了尽量节省,只好把盐砖用绳子拴在灶台旁边,用的时候只是放在陶瓮里涮一下。

考考姆小时候曾经在洪休提兹干王国的盐场里见过,即使是专供贵族和富人享用的所谓“纯净的盐”,最起码也是微微泛黄,略带苦味,哪里比得上“神人”们运来的精盐,色泽雪白,颗粒细腻,滋味鲜美眼下自己居然有了福气,能天天吃上这样的精盐,只怕是可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了吧!

而用“神人”赏赐的上等良种,以及叫做“化肥”的刺鼻气味小颗粒,栽培出来的番薯与玉米,不仅滋味变得甜美了许多,产量更是过去的十倍,以至于就连他这样的平民,每顿饭都可以放开肚皮吃个够。还有“神人”赐下的新品种西红柿,长出来的个头更是足足有拳头那么大,如果不是滋味和色彩都跟原来差不多,考考姆简直无法相信这是同一种植物--在十六世纪,印第安人的西红柿个头还很小,大约相当于现代的水果番茄,或者说樱桃的体积。直到被欧洲人进行科学培育之后,西红柿才膨胀到了现代的体积。

不过,在西红柿传入欧洲的早期,欧洲人却犯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低级错误,居然把它当成是有毒植物--也不知是那位逗逼学者硬是把西红柿当成绿叶菜,傻乎乎地丢了果实,去吃西红柿叶子,结果真的中毒了。结果,他们把西红柿送进了花圃而不是菜园,并且命名为“狼桃”(wolfpeach)以示其“毒性凶猛”,导致西红柿在欧洲有很长一段时间,只是被作为稀罕的观赏植物栽培,直到某个大胆的法国画家试吃西红柿发现没事,这才开始把西红柿作为蔬菜普及开来。

除此之外,在中国1983年开挖的一座西汉古墓之中,也发现了一种两千多年前的“汉朝西红柿”,只是不晓得后来为什么失传了--如果没有失传的话,中国人栽培番茄的历史恐怕比印第安人更久呢!

不管是什么品种,早期的番茄都是袖珍型。但是从番茄加入蔬果队伍开始,追求更大更多的番茄果实就成了育种的主要目标。随后,不断地杂交选育,确实让番茄的个头越来越大了,但这些大番茄不香不甜,甚至连酸味都被省略了,完全失去了“狼桃”的个性。

回想起昔日的饥饿岁月,考考姆微微地叹息了一声,往玉米面糊糊里撒了一小撮精盐,又放进去几段碾碎了

的干辣椒,用一把貌似买方便面附赠的那种塑料勺子搅拌了几下,便吸溜吸溜地吃了起来。

接下来,当考考姆一脸满足地吃完了丰盛的早餐之时,这一天早晨的第二轮鞭炮,已经在金字塔的顶端噼里啪啦地炸响。催促着市民赶快走出家门,赶赴各自的工作岗位。

他赶紧抹了抹嘴巴,再一次踏出门去,灿烂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让他眯住了眼睛。

看着街头匆忙赶去上工的人们,考考姆的神情不禁微微有些恍惚。

虽然亲眼看着这座城市从无到有,从一片荒滩到繁荣兴旺,但考考姆仍然对眼前的场景感到很不真切。

他和身边的很多人,都曾经是旧王城的居民。然而,那座古老的城市虽然称得上雄伟壮丽,规模甚至比希望港更大,但是给人的感觉却跟眼前的希望港截然不同--前者暮气沉沉,后者生机勃勃。

而且,那座城市在经历了阿兹特克人的攻击与屠戮之后,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rm-->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