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管神人,无论妖魔,唯恐避她不及。
她不明白,如何变成了这个样子。
有一天,她听见躲在她身后的小妖怪说:“你看,那就是天地间最煞气的神仙,虞渊的女神。”
“就是连草木也不生的虞渊?”
“何止!那里终年黑夜,还有万丈深渊,流有烈焰,可以吞噬恶鬼,连骨头也不剩。我还听说,那里有千里瘴雾,无人可入。还有还有
……”
不等他再说,式微便把他暴打了一顿。
原来,他们远离她的理由,竟然是害怕。多可笑,他们连虞渊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只会瞎说。那些没胆子的妖怪也就罢了,连那些道貌岸然的神仙也这样。
她恍恍惚惚走到河边,突然听见一阵哭声。
她走近瞧了瞧,是一只年幼的河蚌精。
式微看到河蚌精抽噎着抬头看了她一眼,以为河蚌精要跑掉,却见河蚌精装作没看见她,又转过头继续坐在大石头上啼哭。
式微问:“你看见我怎么不躲?”
河蚌精反问:“你是谁,我为什么要躲你?”
式微说:“我是式微,虞渊的女神。”
河蚌精说:“我管你是谁。”说完又继续哭。
式微想,她母亲一定还没来得及告诉她。
式微坐下来,看着水面荡起的波纹,问:“你为什么哭?”
河蚌精说:“他们都欺负我。”
式微说:“他们欺负你,你打回去。”
河蚌精拿雪白的袖子抹了抹眼泪,说:“我看见了,他们说你坏话,你把他们打了一顿,他们以后肯定都不敢找你麻烦了,可是我没有你那样好的本事,我打不过他们。”
“那我帮你打回去。”
“你今天帮我打回去,明日你走了,他们会千倍百倍地还给我。就像阿娘,阿娘在时,他们都不敢欺负我,如今阿娘走了,他们都来找我麻烦了。”
“那就变强。”
“哪有那么容易,我连珠也没有。”
“没有珠?”
“是啊,别的河蚌精像我这么大的,都有一颗自己的珍珠,偏我没有得珠的机缘,所以他们都嘲笑我。”
式微听到这里,也没有话说了。
她在西山住了四年,知道这里有一个河蚌精,是个半妖,父亲是个凡人。
式微就安静地坐在大石上,一边看着清澈溪水缓缓从眼前流过,一边听着河蚌精在一边啜泣饮泪。
几天后,河蚌精兴高采烈地跑到她面前,伸出紧紧合拢的双手,慢慢打开,说:“注哥哥给了我一颗宝石,说我日夜摩挲,便可得一粒天下奇珠。”
式微看了一眼,是一颗来自南荒的石头,天下至坚,任是她没日没夜地施法打磨,也没有办法改变它分毫。
她的注哥哥骗了她,这是一颗永远也无法变成珍珠的石头。
可是瞧她一脸期待的样子,式微不打算告诉她真相。
于是河蚌精开始了没日没夜与南荒石消磨的日子,式微见她的日子也少了。
又过了两百年,有大妖怪寻到她,希望她能跟他们走。
他们说,她生是神胎,可自诩正道的神仙没一个认可她,唯恐避之不及,可见她本不属于正道,不如和他们一起,他们也是被正道厌弃的,他们不怕世人传言的厄运,因为他们就是世人的厄运。
式微并不觉得自己天生应该和谁为伍,只要她高兴,神魔妖仙她都可以做一做。
不过有句话他们倒是说得很对,那些神仙确实表里不一。
不过她现在在西山待得挺开心的,并没有离开的打算。
整整一个月,他们就等在那里,等得式微都要答应了,却见他们提刀杀了来找她的河蚌精。
河蚌精一脸痛苦地捂住腹部的刀口,鲜红的血液汩汩流出,一袭贝白色的衣裙已分不清原先的颜色,上面开满了鲜红的花。
他们也是修炼了好几千年的妖怪,却从没有
见过这样狠厉的气息,顿时天地变色,乌云掩日。
式微夺下离她十步远妖怪手里的刀,一刀将他劈作两半,飞血溅到她脸上,像细碎的花瓣。
另一个狼面妖怪心知情况不妙正想逃走,却发现自己的双腿仿佛钉死在地上,寸步难移。
眼看着这个如入魔道的女神提着一把与她身形一点也不相称的妖刀朝他走来,他只知道告饶。
可她听不见。
“式微姐姐。”河蚌精虚软无力地叫了一声。
式微恍然回头,却见她惨淡的脸上仍有笑容,明明那么疼。
式微扔下手中的刀,朝她奔去,搂起她。
满身是血的河蚌精躺在她怀里,从口中吐出那颗一点变化也没有的南荒石,说:“我磨砺了两百多年,连它的一角也没有磨平,你这么厉害,一定有办法吧。”
式微颤抖着双手,却不敢接下这颗石头。
她将它最后交到式微手中,留下一句,“你刚才好可怕,以后不要这样了”,手无力垂下。
式微死死握住手里的石头,锋利的棱角扎进她的皮肉,她却好像感觉不到疼痛。
哇哇而叫的乌鸦成群结队地往这里赶来,遮住本已微弱的阳光,草木尽数凋谢。
式微眼眶酸胀,似乎有什么要涌出,她心中似乎缺了很大一块,痛感攫住了她,她有些喘不过气来。
有老者拨开重重黑雾,破开一束光,走到式微身边。
“痴儿,她已经去了,放她往生吧。”
式微抬眼看他,暖融融的耀眼光芒从他身后泄出,驱散厚重的浓雾,式微有些睁不开眼睛,看不太清他的样子。
他打开式微紧攥着的手,见她手掌上斑驳的伤口,摇摇头说:“果真是个痴儿。”
他又说:“她把这颗南荒石留给了你,可天下间没有谁有这个能耐磨平它的棱角。”
式微脸色发白。是的,她没有办法将它变成一颗珍珠,她也不敢告诉河蚌精。
“除了我。”
式微对上他的眼睛,似乎想从中探出真假。
“随我去蓬莱吧,我传授你其中秘法。”
于是,式微拜入东王公座下,成为他最小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