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a的思绪被Shaw的讽刺拉回来,看了一眼钱包夹层里微微泛黄的照片,迅速合上,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Shaw,“懒得理你。”
Enlightenment
“Miss,和ARUN Technology Ltd的合作,Bob已经谈好了。Betty也已经给几个当红的影星发出了代言的通告。”Allen正在汇报公司的近况,“另外Stanford University给您发了校庆的邀请函,希望你可以以杰出校友的身份出席。”
“OK,帮我把机票订好,还有,催一下Mara新产品包装的概念图。”Tala看着新季度的策划,有条不紊的安排着。
Oxford
天气很冷,Leyla很早就起来了,她喜欢在清晨去攀登牛津大学最高的圣玛丽教堂。早晨是贪图整个牛津还在沈睡时的抽象性,便于人们把许多有关它的想象填补进去。如果到了处处都是人影晃动的时刻,它就太具体了。
教堂的大门当然不会那么早就开,但背后有一个小侧门,里边有个咖啡馆,供应早餐,即便未到开门时间也应该有人在忙碌了。Leyla敲了敲小门,终于等来了一个瘦个子中年男人,连忙掏出钥匙开门,见是Leyla把她引到了一个陈旧的内门口。
那里有一个木梯,木梯一架架交错着向上,转了两个大弯换成了铁梯。铁梯很长,哐当哐当地攀踏了好久终于变成了仅能一人挤入的石梯。石梯跨度大、坡度高,塔楼中间悬下一根粗绳,供攀援者抓手。身边墙上刻有大量攀登者的名字,有的可能是本校的毕业生,有的则是前来参观的各国学者,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名字前还刻了国籍和所属校名。
攀到了教堂的塔顶,很狭,仅可容身。冷风当然比底下更加尖利,Leyla
躲在一堵石壁凹进处抬眼一看,昨夜重霜,已把整个牛津覆盖成一片银白,万窗垂帘,教授和学生都还没有苏醒。
这个塔顶,Leyla在很多年前就闭眼想象过。那时正在看欧洲戏剧理论史,
由伊莉萨白女王到牛津大学看莎士比亚戏剧这样的事件为起因,回溯牛津历史,知道这所大学曾与周围居民一再发生冲突,而这座圣玛丽教堂一度还是冲突的堡垒。牛津,这个朴素的意译名词,正巧表明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渡口,一切存在,只为了彼岸。
Leyla从塔顶下来,咖啡厅的侍者已经磨好了咖啡,初阳崭露头角,给银白的大地瞬间光亮。
Tala在美国的行程也非常顺利,不仅在校庆上与一些老同学见面畅聊,聊了一些新的想法,还参观了学校的科创团队,签约了两个实习生。唯一美中不足的是,Mara传来的设计概念图并不是很令她满意,毕竟Enlightenment近几年主打的科技创新,已经不能够用当初高端日用品的宣传理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