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跟你说什么了吗?”廖建生不放心地问。
“没有,怎么了?”安宁抬头看着月亮,今晚月很亮,就像廖建生跟他告白的那一夜。
“没什么。”廖建生也只是猜测,不能确定。
“别担心。”安宁笑着拍拍廖建生的肩,如果说妈妈知道点什么,他是完全相信的,毕竟妈妈一向火眼金晴。“趁妈妈还没说什么,我们赶紧加油努力,等她说的时候我们已经自立了,那她就没办法了。”
安宁打着如意算盘,廖建生也觉得只能如此了。
新学期开始后,安宁依旧没有回家,也很少给廖建生打电话。王老师摸不准他们俩怎么回事,索性先放一边,毕竟她现在除了当班主任,还是年段长,工作很忙。
廖建生也没去看安宁,他和蔡志强先后考取驾照后,通过关系工作换到客运部,先跟着跑几条郊县的短途线路。
汽运开始实施房改政策,只要交纳相应的费用,房子产权就归个人。
廖建生把工作以来攒的钱拿出来给廖妈妈,但廖妈妈没要:“家里有钱。你自己挣的自己留着,别乱花,将来成家要花钱的地方很多。”
一语惊醒梦中人!廖妈妈的话让廖建生对未来和安宁的生活有了更具体的考量。
不管安宁是不是读研究生或者出国,他想和安宁共同生活都要有一个属于他们的家。这个家肯定不是廖家的房子,也不太可能是安家老宅,所以,两个人在一起最需要的首先就是一套房子。
有了这个具体目标,廖建生挣钱的欲望更强烈。原本只是跟车,很快就变成自己当司机,后来又从开短途变成开长途。
时间过得很快,年中汽运改制完成,成立集团,下辖客运、货运、公交、出租及修理厂等多个分公司。客运下面又分了短途、长途,有到各县城的线路也有城际之间线路。
廖父已经升迁至集团,而蔡老爸分管客运公司。这也给廖建生和蔡志强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通过内部运作,廖蔡两家共同出资承包了到邻市的客运线路,4部19座小客车,由廖建生和蔡志强两个人负责。承包线路肯定是能挣钱的,但要说挣多大钱也没有,家人们无非是想锻炼两个孩子,以便将来更好的发展。
蔡志强虽然没有廖建生那样有明确的目标,但作为长子,还是很有责任心的,工作积极认真,不再像以前那样总要廖建生操心。
选择承包这条线路是廖建生坚持的,除了这条线路乘客多,最主要的是能见到安宁。最后一班到达邻市的车就要在那过夜,第二天一早作为第一班车从邻市返回。所以只要最后一班车是廖建生,他晚上就会去找安宁,带他到处闲逛。
这些事廖家人不知道,王老师也不知道。
廖家不在意他在外面过夜,毕竟爷爷家在那,廖建生也熟悉,即使他不去住单位统一安排的旅社,也不担心出事。而王老师是压根不清楚廖建生现在工作怎么样,一直以为他还在修理厂上班,而且她最近除了工作,也有了点私事。
安姑姑一直以来都很敬重嫂子,因为父亲走得早,哥哥又是刚结婚就意外故去,那会儿她还是学生,幸好家里有王老师撑着,不仅让她安心学习,还一直供她读到大学,后来工作申请调回来时,也是王老师托人找的
关系。
这么多年,王老师一直没再找个伴,安姑姑有心介绍,又怕安宁不愿意,影响他们母子关系,也影响学习。等安宁上大学去了,安姑姑终于觉得时机成熟了,一直私下里东挑西选的,最后挑中了工商局的老陈。
老陈早年丧妻,独自抚养两个女儿,现在女儿们都已成家,没有什么负担,而且找老伴这事还是女儿提出的,所以安姑姑觉得他配王老师正合适。
王老师起先不愿意,以工作忙为借口推脱了几次,后来安姑姑直接把人领回家,几乎是赶鸭子上架。王老师没办法只得和老陈相处几次,结果慢慢的也觉得这个人不错,于是两个人的往来变多了,但王老师还没想好怎么跟安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