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突破的劫难肯定会应在周围的人劫上,到时候发生什么都有可能,所以,方云这时候自然不会矫情的拒绝杨阳。
天地异像更加明显了,这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小世界出口开启的异像。
方云已经进入悟道状态,杨阳自然是不懂的,在他看来,这都是正常,至于秦雨晴她们为什么不说,玉如意是以为杨阳知道,秦雨晴刚刚才和杨阳发生了不愉快,虽然被方云化解了,但是哪里这么快就释然,也就不会给杨阳说,由得杨阳应劫了才好。
这个世界的发展可以说是由修士带动的,不知多少年前开始便有了修士,修士是第一生产力,护佑一方,也享一方香火。
而修士的能力不是万能的,便有了各个修士之间的合作,成立了门派,所以一开始,各门派之间是没有正魔之分的。
而各个门派之间有了交流,修士的见识扩大,掌握了各种方法,修士将这些方法集中改良,便有了功法,因为每次进阶都有劫难,故而有了各个境界的不同称呼。
而劫难并不是所有修士都能渡过,于是修士们一起想办法躲过劫难,这就开发出了小世界。
天赋异禀之辈通过领悟法则将洞天化虚为实打造成小世界,洞天不能收人进去,但是小世界可以。
而小世界是独属于个人的世界,规则和外面不一样,进阶的劫难便不会作用在里面的修士身上,于是各个门派就将自己的门派驻地都搬到了小世界中。
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小世界产生了,囊括了所有修士,小世界就成了修道界,外界,就成了世俗界。
因为各个小世界是由各派的杰出弟子打造,安全完全没有问题,而又能自给自足,出了收徒,各派之间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干扰。
直到因为各门派不再管理世俗界,世俗界经过上百年的纷争产生了王朝,这第一个王朝名为大秦王朝。
组成大秦王朝的虽然都是普通人,但是其中文武百官却有一股气。
文臣为文气,可反噬道法,武将为煞气,可压制道法,故而,大秦王朝独霸世俗界,一些小门派更是被大秦断了传承。
一些天赋异禀的修士推算出王朝之所以能克制他们,是因为他们在小世界中躲劫,而让这些劫气作用到了世俗界的人身上,但是由于这些劫是修士之劫,普通人虽有劫气却不应劫。
这些劫气经过百年的因果循环,早就与世俗界的人纠缠在了一起,又有王朝诞生,将劫气分门别类,这才是克制修士的根本。
可是普通人虽然不应劫,但是大秦王朝却要应劫,便是三百年一次的王朝之劫。
王朝之劫每三百年一次,乃是文武聚劫气于朝堂而生,便是王朝轮回之劫,因此劫由文气和煞气而生,却有化解之法,便是杀劫,因王朝帝王得享帝王之福,故而杀劫应在帝王身上,又由于劫气与所有修士相关,故而,王朝轮回之劫又是修士之劫。
大秦王朝三百年,正逢王朝之劫,也是修士之劫,门派弟子哪怕躲在小世界也不能进阶,推算出与劫难有关,只有渡过王朝轮回之劫,还劫气与众修士才能进阶,可是百年汇聚的劫气一旦临身,便是死劫,便是当时修为最高的游仙也无法抵挡,诸多因果加身,身死道消。
于是又有算术高手推算出要想渡劫,只能依附王朝,王朝渡过轮回之劫,修士便渡过杀劫。
可是
大秦王朝因为前面的霸道行径,没有一个门派愿意帮助他渡过劫难。
这就有了算术高手再算破局之法,于是又有了新的渡劫方法,那便是取大秦而代之。
可是修士不能建立王朝,因为王朝是聚劫气的,若修士称帝,劫气加身,当场身死道消,同理,气运不深的世俗人也不能称帝,因为镇压不住劫气。
于是各派又开始搜寻气运深厚之人,谓之潜龙。
经过多方寻找,各派还是找到很多潜龙的,可是哪一个潜龙能建立王朝,各派众说纷纭,于是都支持自己找到的潜龙。
之后各个门派支持的不同的潜龙都欲建立无上王朝,但是最开始还是同心协力将大秦王朝灭亡,大秦抵抗不到一年,终灭亡。
各个潜龙于是开始互相争戈,又经过数年的争霸,有两人脱颖而出,有成帝的气运。
各派又选择两人进行争霸,可是因两人行事风格的不同,各派开始选择与自己契合的一人支持,就这样,修士分为了正魔两道。
正魔两道,合纵连横,最后正道得胜,大汉王朝建立。
由这次成功渡劫,正道得享进阶气运,魔道因为不能进阶,想要寻求突破,于是有修士开始入世渡劫。
可是劫气已经与普通人纠缠不清,想要渡劫,非得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煌煌天威。
黄泉宗就是这样灭亡的,其黄泉小世界内充满劫气,年年消散到外界,所以边境城周边各族可以说是年年征战。
而到现在,黄泉小世界才算是把劫气消散一空,但也有一些残余,所以大门派才没人过来,只一些小门派来捡点垃圾。
没错,就是捡垃圾,上万年前的门派,能有什么好东西,就算法宝之类的东西还在,那万年前的制造技术,捡回去都懒得重铸,除非有什么珍贵的材料。
而这些小门派打得也就是这个主意,捡点材料回去维持生计。
而方云却需要的是规则的领悟,这种东西,越古老越接近本质,而因为有劫气的原因,方云进阶,必会遭遇更大的劫难。
而之所以修士现在又要渡劫,那就等下一章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