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皆有灵气,大到鲲鹏小到浮游,皆有其生存之道,每个事物的存在必定有其道理,信世间百态,信因果流转。
山间雾气萦绕,如梦似幻,濛崆山常年处在雾气之中,湿气繁重,其中树木油亮茂密,高耸入云,遮挡住了世俗的眼光。
杨家人世代以此为居,繁衍生息,但绝不入世,与万千众人不同,他们生来便怀抱灵器,自出生起就被刻上了刻板,一丝不苟的印章,带着与生俱来的使命,一代又一代人在这里引亡魂,牵走尸。
他们天生便可吸收天地灵气来淬炼自身,锻炼灵器,每个人的灵器也各不相同,但唯一不变的是引魂牵尸的功能,他们一生的任务就是把魂魄送去轮回的入口,再将失去魂魄的肉身化作尘土回归天地,生生死死流转不息。
杨令坐在树桩上,潮湿的青苔打湿了裤脚也毫不在意,他嘴里叼着一根嫩草看着雾气朦胧的天空,身边围着成百上千的灵体,挤作一团。
雾气无风自动,隐隐约约流露出背后的金光,照在了杨令身旁,他吐出嘴里叼着的嫩草跳下了树桩,这才让人注意到,他的脚踝上用红绳系着一个金色的铃铛,铃铛有青枣般大小,泛着淡淡的金光,杨令的脚踝劲瘦有力,不算白皙,但因为代代相传的体质,肤色带着令人舒适的光泽。
铃铛随着他的动作叮叮作响,声音仿佛带着有形的风拂过四周的花草树木,传到更远的地方,又引来了一波灵体。
杨令带着众多灵体,以铃铛音色做引,送他们走向轮回之门。
这个铃铛就是杨令出生时怀中抱着的灵器,灵器与主人心神相连,与主人共同存亡,杨令用这个铃铛随心所欲的引来魂魄或者尸体,把他们送到他们该去的地方,铃铛平时安安静静的在杨令的脚踝上挂着,好像不存在一般,当杨令需要的时候,声音带着灵力可以传到方圆百里,将魂魄引来。
送完了今天的魂魄,杨令再次摇响铃铛,该处理尸体了,可是他等了一炷香的功夫了,尸体却一个没来,千百年间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他皱着眉头耐心的又等了一炷香的时间,身旁还是空无一物,所有的尸体都不知所踪。
杨令用灵气蒸干了衣角的水汽,准备回村,把异常报告给父亲。
村子里一如既往的平静,只是人们不像以往引魂牵尸后回家,而是站在了村长的门前,安静的等着汇报,村里的人都清一色的不善言谈,他们之间交流的主要内容都是引魂牵尸,杨令觉得可能自己是村长的大儿子的缘故,保留了作为人的一些思想,没有像其他人一般像个复制品。
等到父亲出来,村民们平淡的叙述了今天遇到的异常。跟杨令一样,每个人都没有牵到一具尸体。
杨令抬头看着高高在上的父亲皱着眉一下一下的抚着胡子。
等到村民散去,杨令进了家门等着父亲,良久,杨无起开了口:“这世代传下来的灵器和族人必定是没有什么问题,我思索了许久,可能是外界出了什么乱子。"
杨令静静地听着没有搭话,杨无起继续说:“你愿不愿意破了规矩,去外界看看?”
村子里的所有人从未去过外界,杨令听的一愣问:“我们的使命就是在此引魂牵尸,我如果出世,那我们存在的意义呢?”
杨无起说 :“但是需要我们引的尸突然不知所踪,我们存在的意义已经被改变了,没有了尸体,和来谈引魂牵尸?”
杨令听完点了点头:“既然父亲这样说了,我愿意出世寻找缘由,即刻出发。”
千百年来,世外已经不知成了什么样子,即使是杨令也有点心神不安,他回到自己的房间整理着准备出世的物件,发现除了衣服
和几块金锭,没什么好带得了。
第二天,杨令向父亲敬了一杯茶后便从村子出发了。
三天后,杨令的世界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濛崆山中飘荡着的雾气除了灵力丰富以外,更多的是为了隔离外界的探知,当杨令从白雾中走出的一瞬间,熟悉的青葱树林变成了断垣残壁,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血腥气,远处游荡着几个人影,但是根据多年的牵尸经验,杨令一眼就看出那些游荡着的根本不是活人,而是尸体。
尸体为何会没有灵魂的支撑还在四处走动?杨令一边观察着旁边未曾见过的小店和文字,一边走向人影。
离的越近,那股肉质腐烂而散发出的臭气便越发明显,杨令有点嫌弃的放慢了脚步,他平时接触到的尸体在进入濛崆山的雾气后,身上的腐臭都被灵气洗涤一空了,这还是他第一次闻到真正的尸体的味道。
当离尸体十米以内的时候,原本游荡着的尸体听见了杨令轻巧的步伐声,僵硬的转动着脑袋确认他的方位,杨令感受到了尸体的不同寻常,他们仿佛还有听力。
杨令站定故意在原地跺了跺脚,听见声音的尸体猛地向他扑来,速度和刚才漫无目的游荡着的样子仿佛是两个人!杨令凝神躲开了尸体的一扑,尸体本能的发出低吼,嘴上的粘液带着腥臭向下滴落,杨令注意到,有更多的尸体因为声音注意到了他,都加快了速度向这里赶来,他运转起体内的灵气,脚踝的金铃瞬间发出细碎的铃声。
随着铃声扫荡过的尸体都僵硬的停住了动作,喉咙里还是继续发出一阵又一阵的低吼,杨令发现,曾经方圆百里都能控制的尸体,到了这里也仅仅只控制了方圆三十米左右,远处没听见动静的尸体还在游荡,他难得的感受到了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