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年9月7日,拿破仑率领法军获得了极为艰难且浩大的博罗季诺战役的战术胜利,但双方均损失惨重,俄军优秀指挥官巴格拉季昂亲王、武大臣又回到了他的身边。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时,他已经拥有一个14万人的正规军和20万人的志愿军,路易十八仓皇而逃,“百日王朝”开始。
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他们一共有70万人的军队,法国却只有28万4千人。
拿破仑分析了形势,认为俄奥联军只需要用少数兵力牵制,重点打击对象是在比利时的英普联军。
他率军北上比利时,决定攻占布鲁塞尔。
6月16日,拿破仑出其不意地在林尼战役中击溃普军,击伤布吕歇尔,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剩余普军逃跑,林尼战役变成了击溃战,他只好派格鲁希元帅率领军队追击普军。
两天后,滑铁卢战役打响了。英军的指挥官是威灵顿公爵。7万2千法军和6万8千英军在小镇滑铁卢附近打了一场改变了十九世纪的大决战。
法军的主攻方向是圣约翰山高地,由于法军中有能力指挥军队的将领大多没有参加这场战役,导致法军中存在很多无能的指挥员,其中就有拿破仑的弟弟热罗姆,所以该高地始终未能夺取。
在久战不克时,内伊元帅率领骑兵开始往圣约翰山高地发起不下于莫斯科炮台和莱比锡战役的骑兵冲锋,虽然骑兵军的冲锋毫无战术可言,但是他们实在是锐不可当,法国骑兵几乎突破了方阵,夺取了大量炮台,英军伤亡惨重,拉海圣也沦陷了。
英军还是奋力挡下了法军的猛攻。拿破仑虽然胜利在望,但是他在中午就看见普鲁士军队往这里增援,而救星法军元帅格鲁希迟迟不到。
英军和法军都死伤惨重,但是法军已经占了上风,可是,下午7点,普鲁士军队在比洛副司令的率领下突然杀了出来,此时待命的英军预备队也发起了总攻。
法军惨败,他们拼命溃逃,尽管拿破仑和内伊企图力挽狂澜,但是毫无成效,最后一个法军方阵已经覆没,滑铁卢满是逃兵,拿破仑不得不随军败走,滑铁卢战役的惨败,使百日王朝彻底垮台了。
拿破仑兵败后,法国人民以及他的大臣强烈要求他专政,推翻逼迫他退位的议会,但是,拿破仑清楚,资产阶级已经抛弃了他。
因此,他拒绝发动人民抗战。拿破仑宣布退位,英国人对他很不客气,决定把他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也没有给他留下皇帝的名号。
1815年10月,拿破仑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他挑选了贝特朗、蒙托隆、拉斯加斯三位伯爵以及古尔戈将军随行。
10月16日拿破仑到达圣赫勒拿岛,圣赫勒拿岛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
拿破仑上岸后,暂时寄居在英国商人巴尔科姆家中,后来他又有一个龙坞德庄园,他就在这里居住,他开始潜心撰写回忆录,由他口述,拉斯加斯伯爵记录、整理。
有关拿破仑“象棋藏图逃生”的故事是一则传说,实际上是源于英国军官埃尔芬斯通送于他的一副精致象棋,目的是感谢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时,圣赫勒拿远离陆地,被英军更加严密的监视,拿破仑的老部下则已经去世或依附波旁,而他本人也无心再战欧陆。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
5月8日,在礼炮声中这位征服者被葬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托贝特山泉旁。
拿破仑的死因众说纷纭,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医生的验尸报告显示他是死于严重胃溃烂;也有研究发现拿破仑身体中砷含量超出指标100倍,而且历史学家从当年贵族爱用的墙纸上,发现了含有砷的矿物,猜测是因为环境潮湿而让砷在环境中渗透出来;
甚至有一说是蒙托隆伯爵因为受到英国人的贿赂以及急于继承拿破仑留给他的一部分遗产,而在给拿破仑的葡萄酒中长期投放砒霜,致使拿破仑慢性中毒。
在拿破仑大帝去世之后的第9年,1830年,奥尔良王朝在人民的压力之下,将拿破仑塑像重新竖立在了旺多姆圆柱之上。
1840年,法国七月王朝的国王路易·菲利浦派其儿子将拿破仑灵柩接回。
同年12月15日,拿破仑灵柩被迎回法国巴黎,在经过凯旋门之后,隆重安葬在巴黎塞纳河畔的老残军人退休院,巴黎荣誉军人院。
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实现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发展了资本主义,保护了资产阶级。
拿破仑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他多次在国内外击退反法联盟的入侵和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保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翻了旧的专制政权。
拿破仑捍卫了法兰西共和国大革命时期的成果,保护了法兰西共和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既得利益。
使得1815年法国的君主专制最终复辟之时,受到了人们的反对。
拿破仑颁布的统治措施不仅在法国国内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还影响了他的征服国。
拿破仑通过征战,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不同程度地传播到了法军所到之处。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而造成的社会影响,已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势不可挡的势力。
拿破仑在奠定资产阶级的政治体系和推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拿破仑的称霸野心是法国大资产阶级本性的集中体现,他的国内外政策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
拿破仑对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有着巨大的间接影响。
他对西班牙的入侵削弱了当地政府的实力,使西班牙政府在今后几年的时间里都不能控制它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
基于在当前这个实际的自治时期,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开始了。
除此之外,拿破仑也是最早提出欧罗巴合众国的构想,并试图通过武力来实现的人。
虽然他本人并未成功实现这个梦想,但二十一世纪的欧洲正朝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在农业与贸易上,拿破仑大帝采取自由主义政策,在帝国后期趋于国家干预,政府可以按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成立一系列经济协会,指导监督经济活动。
1801年成立全国经济促进会,1803年成立制造业公会,1810年成立“工厂作坊管理委员会”,1811年设立工商部。
恢复工业展览会,鼓励畜牧业发展,养殖马、牛等牲畜,鼓励种植土豆、甜菜、棉花。
经济成为政治附属品,一切经济活动服从政治需要。
建立银行,整顿财政制度,拿破仑大帝于1800年进行了财政改革,提高土地税、不动产税等税收。
1800年创办了法兰西银行,统一货币,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这一系列举措有利于军政的稳定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拿破仑的“大陆经济封锁”政策,对后来欧洲大陆的发展不利,但当资本主义正在西方国家生根发芽之时,大陆经济封锁却保护了资本主义早期的发展。
拿破仑是法国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用“大陆经济封锁”政策保护了法国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19世纪初,法国拉开工业革命的序幕。
拿破仑始终对工业革命抱着扶植的态度。
当时法国的棉纺织工业一度兴起,购置了大量的英国珍妮机,产量提高四倍。
1804年颁布《拿破仑法典》(即《民法典》)、1807年颁布《法典成为了近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社会的法律规范。
《拿破仑法典》原名是《法兰西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事法典,分3篇,35章,2281条,法典于1804年推出,大多数条款拿破仑都亲自参与了讨论。
据说,在召开的关于民法典制定的100多次会议中,拿破仑亲自出席的就有90多次,《拿破仑法典》已不再单纯是一部法学作品,而是代表着鲜明的时代和政治的色彩,正因为拿破仑做出的突出贡献,《法国民法典》又被称之为《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宪法、商法,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法制体系,构成了拿破仑时代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法国六法体系。
这些成文法典的制定极大的促进了当时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法国法制社会的法律规范。
《拿破仑法典》还包括物权、债权、婚姻、继承,以及许许多多沿用至今的民法概念,是第一部把当时的基本原则、精髓完整传承到近现代社会的民法。
《拿破仑法典》,在法律上保障了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
其确保了私人财产所有权的神圣不可侵犯,确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交易和价值秩序,进一步的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维护了法国普通民众的基本人权。
将《人权宣言》中关于财产权、名誉权等基本人权概念化、具体化,正因为如此,许多人认为《拿破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结束的一个重要标志和产物。
《拿破仑法典》在拿破仑军队占领的国土曾强行实施,因此在历史上流传甚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法律几乎都借鉴了这部法典,它规范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体现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则、精髓,
当拿破仑兵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时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那四十多次胜仗,实为五十余次,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全部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就是我的这部《法国民法典》。”
在法兰西第一帝国期间,制定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成立了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来培养人才,鼓励科学研究与技术教育事业的兴起。
1797年12月,从意大利凯旋的拿破仑被授予法兰西研究院院士头衔。
拿破仑远征埃及时还成立了埃及科学院,任命蒙日为院长,自任副院长,并时常将科学院的人召集起来讨论问题。
这次远征开启了对埃及古代文明的科学研究,许多珍贵的文物、矿物和动植物被运往法国,著名的罗塞塔石就是在这次远征中被发现的。
拿破仑对科学和文化事业极为关注。
掌权后,他定时出席研究院的会议,邀请院士们报告科学进展,将许多奖赏授予科学家,包括伏特、戴维等外国的科学家。
执政初期,他就将巴黎理工、炮兵、路桥等高等专科学校,称“大学校”,分为基础和应用两种。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原本诞生于共和体制时期,拿破仑加冕皇帝后,在第二天的阅兵式上,将一面绣有“为了祖国、科学和荣誉”几个字的锦旗,亲手授予参加检阅的理工学院的学生,从而赢得了他们的忠心。
拿破仑每次出征,都有理工学院毕业生跟随。
在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的理工学院毕业生中,后来成为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就达16人。
拿破仑对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关注促进了法国科学的繁荣,可以说拿破仑时代是法国历史上科学成就最丰富的时代之一,出现了拉普拉斯、拉格朗日、蒙日、萨迪·卡诺、傅立叶、盖·吕萨克、拉马克、居维叶等一大批耀眼的科学明星。
拿破仑对研究院进行了重组,使其成为法国文化的官方代表并为国家利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