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十余万边军,在明朝朝廷旧有的体制下,由一个腐坏的官僚体系领导,粮饷不济、上下失和,当然不能发挥出多少战斗力来。
可是看看后来姜瓖反正、王永强陕北起义时的情况,就能知道,宣大边兵且不论野战时的表现如何,至少当他们为自己的利益、为自己的生存而战时,是足够把满清的虎牙磕碎那么几颗的。
否则多尔衮也没有必要亲征大同,孤注一掷,把精兵猛将几乎全部派往山西。随征山西的除了英亲王阿济格、敬谨亲王尼堪领军围困大同外,被调往山西作战的还有端重亲王博洛、承泽亲王硕塞、多罗亲王满达海、多罗郡王瓦克达。
至于已经被李来亨击毙的鳌拜,在清军围困大同时不过是随军偏裨而已。此外,陕西方面为了平定王永强,还调动了平西王吴三桂、固山额真李国翰、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等人领军配合作战。
固然,姜瓖和王永强在西北的反正起义,是借助了如士谢徵。谢明弦本是原任明朝大学士的谢升族侄,只是因为谢升透露了崇祯暗中授意陈新甲和东虏秘密议和的消息,所以惨遭削籍回乡的处分。
谢徵的亲人多死难辽阳,族叔谢升回乡议和,他本想南下河南,到时任豫抚李仙风的幕中做僚属。却偏偏因缘际会,最终来到随州,成为了主持楚闯节府试的主考官,现在在湖广门生子弟众多,亦是李来亨府中一大重要文官。
谢升和谢徵的祖籍都在山东,所以李来亨北伐之前,就已经考虑到这点,将谢徵调来徐州,让他写信给谢升,不求得招降这位做过大学生的在乡辅臣,但也希望多少起到一点削弱山东官绅抵抗意志的作用。
没想到谢升还是维持了一副清高忠贞的做派,可他弟弟谢陛若没有谢升的授意,又如何会给谢徵回信呢?
看来闯军的北伐大进军,对于即便是曾担任过大学士一职的高官显贵,也造成了巨大的震撼和冲击,使得他们已经明白,大明朝廷早就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没有多少的前途了。
不过李来亨的这番话,没有起到宽方以仁的作用,反而让方以仁心里暗戳戳地觉得,这是不是在暗讽桐城方氏也是首鼠两端呢?
但方以仁看看李来亨严正的表情,又觉得近来府主的秉性在自己的多番矫正之下,已有了向纯直方向发展的好趋势,或许不至于权谋自用到如斯地步。
他便回答说:“明弦到徐州后,和舍弟、卧子等人一见如故。他们都是在旧朝中享有几分地位和薄名的人物,现在能够甘心为府主前驱,已是难得。至于像谢升这等人物,现在只要他们不给闯军北伐制造过多的困难,我们也没有必要对他们多加为难吧!”
李来亨哈哈笑了两声,随口说:“人可以不杀,但咱们公审的好办法是不能丢下的。德王、鲁王之类的藩王,也可以不杀掉,可是他们的巨额家财必须予以没收。对于一般劣迹不著的官绅,于公审以后,也可以尽量从轻发落。有愿意助饷者,还可以授予他们一些好听的空头官衔。”
方以仁嗯嗯几声,表示了对李来亨所说建议的赞同之意。不久张皮绠带着一队亲军骑兵上了山冈,送来一个最新的战况消息。
“大帅!刘泽清已经弃城北走了!”
明末不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