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远的路,舅舅怎么也要住几天才能走啊!”
“我是出来给林厂办事的,”舅舅说着,就把身上背着那只帆布大挎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了四盒午餐肉罐头、四盒水果罐头,十把挂面,一大包炒松子,还有一叠十元钱放在桌上,人已经站起来,将皮帽子重新戴在头上,“舅舅看过你们就回去了。”
跃进几个不知道,但鲁盼儿隐约听过几句,姥爷年轻时在省城开裁缝铺子,解放后因为成分不好就回了老家前进公社。后来姥爷姥姥没了,舅舅在老家生计更艰难,只得去了北边。
舅舅之所以不与家里时常来往,一是因为路途遥远,再就是担心他的身份会影响爸爸妈妈,而爸爸妈妈也很少在孩子面前提到姥爷姥姥和舅舅他们。
前一段时间鲁盼儿收到舅舅的信,才明白其实妈一直挺惦记舅舅,而舅舅也惦记妈妈,便回信把家里的情况说了。不过,她怎么也没想到舅舅会在大年
“舅舅,东西我们收下了,钱你还是拿回去吧,”鲁盼儿就将那一叠钱重新递给舅舅,“家里有抚恤金;我还当了民办老师,有工资;还有,放假之后我给乡亲们做衣服也挣了一百多元,家里不缺钱。”
“你会做衣服?”
无限好文,尽在大哥哥网
“会一点儿,”鲁盼儿就指着自己的衣服说:“这就是我自己做的。”
舅舅又上下看了看,“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你没真正学过裁缝就敢给人家做衣服——不过式样还挺好看的。”
无限好文,尽在大哥哥网
“式样是书上的,”鲁盼儿早听说舅舅学了家传的裁缝手艺,不过她倒不胆怯,“我虽然没有正式拜过师,但买了裁剪的书,书上有图,有计算公式,我都能看得懂,学起来还不难。”
丰美就说:“不只是我们队,整个红旗公社都有许多人来找姐姐做衣服,新娘子都要穿姐姐做的红灯芯绒娃娃服。”
舅舅就笑了,“不是说你姐姐衣服做得不好,不过内行人一眼还是能看出问题。”便重新回屋从包里拿出尺子剪子,比划着指点鲁盼儿,“裁剪时要这样,衣服的形状就柔和好了……”又让鲁盼儿打开缝纫机,找出两块旧布,“前胸褶皱要捏得再细一些,密一些,缝纫机要这样用……”
这几处正是鲁盼儿平时觉得最难的地方,她试了一下,果然觉得受益非浅,“舅舅,你真厉害!”
“盼儿也真聪明,手也够巧!只一说你就明白了。”舅舅遗憾地说:“要是能跟着我学一两个月,你的手艺就可以登堂入室了。”收起了尺子、剪子,“我回去写信,把王家做衣服的方法都教你,以后再做衣服就不露怯了。”
鲁盼儿十分开心,她做衣服更多的是自己摸索,的确少人指导,“太好了,我再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问舅舅。
”但是她又想起一件事,“舅舅,你给林厂办事怎么还带着尺子、剪子?”
其实王铁尺哪里是给林厂办事?他在林厂只是伐木工人,一年到头在深山老林里伐木,而且办事又哪里在这时候出来的?得知妹妹家出了事,他十分担心几个外甥外甥女,但以他的身份就是来了也帮不上忙,反而会添乱,只能趁着冬天放假收了一些好皮子悄悄去了省城,找到老主顾做了几件皮衣,挣了钱送来——王家祖传的裁缝手艺中最有名气的就是做皮衣,现在省城还有老人十分追捧呢。
只是这种事追究起来就是犯错,尤其是他的身份,更经不起查,因此王铁尺也不告诉盼儿姐弟们,只说:“我就是习惯了,手艺人嘛,到哪里都要带着吃饭的家伙。”却再次站了起来,“舅舅可真要走了——要是队里有人看到了问,只说是过路的,讨一碗热水。”又把鲁盼儿递回来的一叠钱重新推回去,“你留着买一台码边机——能省不少手工,再有多的,你们姐弟几个买些好吃的。”
舅舅就如一阵风般地来了又走了,鲁盼儿心里隐隐约约明白些,却也不提,把舅舅带来的东西都收了起来,只留下一个黄桃罐头,打开让大家吃,“我也想买罐头,只是没舍得,没想到舅舅给我们买了。”
罐头特别好吃,但也特别贵,鲁家先前也不过买上一回半回的,大家都记忆犹新,“真是又软又糯又甜呢!”
陈建国拿着一盘子麻叶来了,“刚炸好的,
三年前,张丽丽正好二八佳人,正是说亲的好时候,但是由于家中就这一个闺女。所以张家一直对外宣称要招赘!
但是除了养不起,孩子的人家,或者是娶不上媳妇儿的人家,才愿意去别人家入赘。一般人的正常人家都不会同意自己家儿子入赘女家。
张富农一点不着急,就连张家的族长都不能强迫他。谁让他的小舅子就在衙门呢。
张王氏更不用说了,自己生得闺女当然是自己疼了。
但是,三年前女儿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张富农别提多伤心了,赶紧托自己的小舅子在县里面查。毕竟r小舅子认识的三教九流的人多呀。比自己有人脉。
看到此内容说明,内容显示不全,请进入继续,或者刷新一下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