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章 岁暮(下)(2/2)

依照礼制,每逢皇帝和皇后初丧,寺庙需鸣钟三万下。那日,南京城大小寺庙里,钟声此起彼伏,哀伤而绵长,似雨幕般落满京华。

头七的晚上,朱棣曾见朱允炆跪坐在朱标身边,眼眶下的黑色异常鲜明。

丧礼一直持续了十二日。

丧礼过后,朱棣在宫中暂住了一月有余。

期间有人来访,朱棣允了见面,却是一身黑衣僧袍的道衍和尚。言谈间,朱棣得知他因上次救了朱允炆得朱元璋赏识,这几年留在京师,住持庆寿寺,但前几日已经还俗,改回原名姚广孝。朱棣问及原因,姚广孝只道,脱离僧籍,便可跟随朱棣,恳求朱棣应允。朱棣喜得谋士,赏赐颇丰。

这姚广孝还是一脸神秘的样子,唯一有所不同的,是他左眼眼瞳淡成了灰色,道衍不说原因,朱棣便给这位阴阳异眼的旧僧赐字“独闇”,姚广孝本人似乎挺满意。

这两月间,前来灵堂吊丧之人络绎不绝,朱棣也去过几回,朱允炆见了他,赌气不理他,朱标偷偷说上次他不辞而别,他一直记挂着。

朱棣自觉惭愧,亲自入东宫登门道谢。本想给他个惊喜,推门而入,却见朱允炆累极,趴在桌上睡着了。

朱棣无奈,将他抱到床上,在床边坐了一会儿,留了封道谢以及告知返程日期的信之后,离开了房间。

整整一晚,朱允炆梦见朱棣坐于自己身边,伸出骨节分明的宽大手掌,从头发到颈部,将他细细地摩挲着,那张眉目分明的英俊容颜,不知怎的就贴在他的眼前,就连在梦中,他都能切实体会到鼻端相碰的心悸。

隔日清晨,朱允炆醒转过来,见信大悔。

第二日朱棣又来灵堂拜祭,朱允炆暗地里抓着他不放,两人自然和好如初。怎奈他需要陪着朱标守孝三月,白天少有时间,夜晚宵禁又严,一月之间,和朱棣少有来往。

临走前夕,朱允炆焦急万分,竟违背了宵禁,潜入朱棣宫中,此事被朱元璋所知,按下不提。

朱棣原本以为没有机会再见朱允炆了,因此,当他披着夜色出现在他的房门口时,朱棣满脸诧异。

当夜朱允炆留宿朱棣处。

夜晚,朱棣怀抱朱允炆入睡,两人如同久别重逢的兄弟一般,同床共枕,夜语不绝。期间朱棣玩性大起,变本加厉吃了朱允炆几下豆腐,将他闹了个大红脸,两人直到后半夜方才入睡。

隔日清晨,朱棣又早早起来,避开守卫,将熟睡中的朱允炆送回东宫。

东宫外早有人接应。朱棣移交罢,又回屋中,闭目养神,却觉颈下有一硬物硌着,起身一看,竟是一块玉佩,原来是朱允炆趁他睡了,偷偷塞在他枕头下的。

将那琼脂般的白玉佩拿起一看,朱棣哭笑不得。

这玉佩分明是朱允炆从他手中抢过去的那块,还刻了个“炆”字,朱允炆偏偏以它借花献佛,转送给了朱棣。

不过尴尬虽尴尬,朱棣心中总归是畅快的。一路上得了空,便掏出白得发亮的玉佩,时常抚摸着,还惹来了姚广孝的调侃,朱棣搜出一两银子当暗器朝他眼睛发过去,被姚广孝淡定接过,收入袖中,道:“多谢殿下赏赐。”

从京师至北平,大约需要行走五天左右。朱棣还带着徐英和朱高炽等人,因此总共行了七日。

到得北平界,只见城门拔地而起,如巨人般矗立,比起京师都要壮阔许多。之后一路北行,过不多时,便入了北平燕王府。

这一住,又是两年多光景。

两年前,朱元璋患故元作乱,便派了徐达出镇北平。朱棣也便时常跟着岳父,亲历战场,因此在军事上成长迅速,就连武艺也是连连进步,徐英很快便只能缴械投降,望洋兴叹了。

怎料洪武十八年的正月,徐达在军营中感染痢疾。朱棣将他接回燕王府休养,辗转几日之后,徐达溘然长逝。

燕王府内,长明灯不灭,如泣泪涟涟。

碽妃过世时,朱棣还小;马皇后去世时,他也并不十分悲伤;但是徐达的去世,着实令他心痛万分。

徐达既是他的岳父,又是他在战场上的老师,平日生活中,徐达对朱棣也特别关心,时加提点。因而对朱棣来说,徐达早已成为了他心中父亲一般的存在。

徐达从发病到去世,大概只有十天,朱棣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却无能为力。

徐达死后,朱棣更是日夜饱受煎熬,心中反复想着,若是那日,劝说偶感风寒的徐达留在府中,不去军营巡视,或许他就不会染病了。

还挺着大肚子的徐英哭成了泪人;七岁的朱高煦看不明白,也跟着母亲一起哭。

徐达手下的兵将偃旗息鼓,什么仗都顾不上打,日日混杂燕王府中,为徐达守丧。

消息传至京师,徐达被追封为中山王,宫中服丧悲悼,一如亲王薨时。

短短两年,马皇后和徐达先后逝世,朱元璋如痛失左膀右臂,不断想起往日,睡中亦常有梦魇侵扰。

徐允恭继承了徐达的爵位,升为魏国公*,替徐达接下重整徐府的重担。

朱棣带头,护送着徐达的棺椁,在洪武十八年的二月,一路南下,回到京师。

这一年,朱允炆满十七岁。

</p>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