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亲厚】(2/2)

于这深宫大内却是难见的一景。

“老奴僭越了,知道主子和这孩子亲近,可今日天色已晚,总要等人归置齐整了再到您近前伺候,况且,这孩子来的急,怕是还空着肚子。”

太后晚上寻常不进膳,听宮嬷嬷提醒,方后知后觉:“是我老婆子糊涂了。传我的令,让御膳房备了酒席来,等吃饱喝足了,今夜就跟着老祖宗去主屋住。”后面却是朝着姝菡说的。

姝菡赶忙跪直了:“奴婢知道老祖宗疼我,可奴婢不能仗着您的宠逾越,况且,奴婢今日才第一日伺候,就要惊动御膳房夜里动灶,且要劳烦嬷嬷和姐妹们为我操持,奴婢心中难安。”

宮嬷嬷也忙劝:“主子心疼这丫头何必急在这一时,您成日里诵经,不是老教导老奴凡事不可太近,要讲究个细水长流?怎么到了这会儿,您自个儿反倒忘了?”

太后看着一唱一和的两人,佯作气的哼哼两声,却自己忍不住破了功。

“今日我高兴,便都听你们的。”

002

转日,后宫里私下传递的小道消息里,便新添了一条:寿康宮新去了一名叫做菡儿的抄经侍女,听说在太后娘娘跟前十分得宠,她不仅破例得了二等的出身,还直接住进了寿康宮主屋后面空置多年的罩房。

晚些,便有人扒出这宮女的来历,真真十分传奇,竟是一路从秀女到医女,再晋身到长春宫的末等宫女,如今摇身一变直接去了寿康宮抄经。

有人羡慕这人在太后身边当差实是体面,也有人嘲笑她弄巧成拙弄不清谁掌着后宫实权。

姝菡被太后护在寿康宫的院墙里,偶尔也能听见院子里的姐妹闲磕牙,只一笑置之。

流言这东西,你越是想要澄清,想要压制,便越是有种欲盖弥彰的意味。

何况,她这点“风光”在这偌大皇城的惊涛骇浪里,连个水花都算不上。

果然,过得几日,冷饭无人愿炒。宫墙内传递的热议话题,转而变作这个月被抬往各个皇子府邸的人选,身后又暗藏了多少故事。

姝菡于此事并不上心,奈何耳边风闻的多了,哪怕是只言片语几经拼凑,也渐渐融成了完整脉络。

其中和她算是有些交集的,便有三个人。

其一是咸福宮的蔡佳·银琦,也就是姝菡做秀女时同屋里最东墙住着的那人,被淑妃娘娘送去了哲郡王府,说辞是伺候孕中的郡王妃。说这话的人,眉眼间带着暧昧不明,生怕别人不谙其中真意。

其二,长春宮的末等宫女宝济·云若,于日前被赐给即将到宮外开府的九贝勒,因他大婚在即,云若便以侍女身份先“近身服侍”,日后的封诰想来要等未来嫡福晋进门才可期。

而最后一个,也是长春宫里的。几经验证,姝菡方确定说的是先头遭贬的宫女素玉,此番给安亲王做了“格格”,且是被安亲王妃亲自接走的。

这个结果倒是让姝菡有些没想到,不过很快也抛却脑后。

因这事,倒让她再次想起安亲王那日对自己说的狠话,真想只当耳旁风。

说到底,安亲王想要拿捏她,一是用索多木的擢升做饵,二便是以势压人,倒激起她三分泥人土脾气。

姝菡也知这样不妥,但在太后的羽翼保护下心也长野了,于是不自觉反感那位爷大权在握生死予夺的做派。

冷静下来,也知道自己的想法何其荒唐可笑。

无论她想不想承认,但事实摆在那里。

正应了安亲王所说,太后地位再尊崇,也有护不得她的那天。

他若想取她小命,好比碾死只蝼蚁。

偏他没有动手,不动手也就算了,似乎还有意将她归入麾下。

如果放在入宫前,姝菡对于这样专横自大的安排定然嗤之以鼻,可是如今,心里另一个声音却告诉她:只有仰仗着他,才有一线希望拉白家下马。

带着这样矛盾的心境,姝菡踏踏实实在寿康宫的院墙里扎下了根。

起初因着太后娘娘的另眼相待,同殿的宫女多少对她带着或是防备或是观望的态度。等过得十天半月,众人发现她除了每日给太后主子抄经,偶尔听她老人家讲古,是个话不多且好相处的主儿。

渐渐的,也有人率先伸出了橄榄枝。

从一份点心,一个荷包开始,慢慢变作找她学字,又或是邀她参加宫女间的小聚。

她既不拒绝,也不热络,倒让旁人生出个平易近人的结论。

除了以上,她便把大部分时间用于看书临贴。

太后看姝菡自来了寿康宫,便没出过院子,活得和她这个七老八十的老婆子差不离,便有意让她出去松泛松泛,免得小小年纪拘坏了性子。

这一日,敬嫔为贺八福晋镝子满月,特意请了恩典,在宝华殿内办了场宴。太后娘娘作为曾祖辈的老祖宗,自然要送了赏去。

这一遭,太后便遣了姝菡出门。因怕她迷路,又叫了粗使的铃儿同往。

姝菡之前也有机会外出,皆被她找借口拒了:一是心有杂念想借着抄经静下心来想想往后,再则,也怕出门撞见不该见的人。

这一回,却不好推。

汀兰听说自己又换了主子伺候,已经先后托人捎来两封信,外带两朵宫花。

姝菡回信已经写了厚厚一沓,却没想好能找了谁托,关键是还想给汀兰带去几本自己备下的字帖,再捎带上几只新得的云毫笔。

东西算不得贵重,但不好假手他人。

于是,在寿康宫躲了这些时日,姝菡终于还是带着铃儿出了门,主子的赏让铃儿端着,给汀兰的回信和还礼只装了个包袱拎在手里。

铃儿是个活泼话多的,一路上叽叽喳喳,姝菡偶尔应她,她也不恼。

走到半路,铃儿突然惊呼:“菡儿姐姐,我的腰牌不见了。”

姝菡低头一看,她出门时挂在腰间的木牌果然不在了。

宫里人多且冗杂,这木牌好比是人的另一张脸,寻常过禁制或宫门,便以此物为证。

不能顺利通行是小,被人捡到冒用犯了错可是要数罪并罚的。

姝菡知道此事可大可小,先安抚她:“铃儿先莫急,许是方才走的急掉在路上了,我们往回去仔细找一找。”

两个人便原路返身,姝菡在前,铃儿跟在后头。

刚拐进方才途经的一处小花园,姝菡便见着一个穿着亲王吉服的高大身影独自坐在门口的八角亭中侧对着自己。

姝菡下意识扭头就跑,却正撞上身后急行过来捧着托盘的铃儿。

两个人瞬间碰了个仰倒,而托盘上水润滴翠的一整块翡翠如意,立时碎作了两截。

再一抬眼,亭子里的那位爷已经走到近前:“还敢躲?”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