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5章 与事(2/2)

一被叫过来潘安就想起来上次让二丫脸红的那位里正的儿子潘茂云,不过铁定没戏,他就不想了仔细看来求娶的人家。

潘安看了看,三户人家各有各的好。这第一份就是郭家村一童生,今年二十六岁,丧妻半年,第二个是本村的一小伙子,今年十八岁,在县城一木匠那里做学徒,等学成了就和大伯一样算是个手艺人,第三个是县城里的一户人家,是开早点铺的,家里经济条件还算不错,给十七岁的二儿子求娶。

潘安看着这三桩婚事默默思考,如果让他来选的话可能会选第二个,虽然这么来看貌似第二个是条件最不好的。

第一位童生和他二丫姐差了十岁,而且他那位去世的妻子给他留下了一儿一女,二丫要是嫁过去那是直接当后妈啊,后妈向来最不好当,对人家孩子好是你应该做的,让人觉得不够好的话就该被戳脊梁骨了,而且夫妻之间也会因为这孩子的事生嫌隙,他觉得他二丫姐心思单纯,应付不来这些。

第三家虽说是家境不错,但是听说这家一共三个儿子,大儿子受爹娘喜欢,小儿子受爷爷奶奶偏爱,这个老二有点爹不疼娘不爱,到时候分家估计分不了不多东西,而且他自己没什么一技之长,分家后怎么撑死一家子,他们是县城人,又没有田地,这以后的经济来源是个问题。

第二家就是本村的,那人名叫刘伟,潘安也认识,人长得只能说一般,但是是个品性不错的,家中兄弟姐妹也不少,但是潘安见过他娘,感觉是个明事理的,婆媳关系可能好一点,而且也不是大儿子,分家以后爹娘不会跟着过,到时候有手艺在身,小两口的日子应该会不错。

但是这是潘安的个人想法,他觉得这事应该问问二丫本人,终身大事关系一辈子,要是她觉得不满意估计日子也不会过得好。

但是这话他肯定不会和潘爷爷这么说,潘爷爷可是封建大家长,估计他心里已经有偏向了,我顶多去看看二丫怎么想,然后给潘爷爷委婉表达下想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于是潘安就找到了二丫,和她说了说目前潘爷爷中意的三家,“二姐,情况你也了解了,你是怎么想的?”

其实潘安觉得最好见个面,但是这个要求不好达成,同村里的那个倒是好说,其他两个离得远就不成了,女孩家要是跑老远去看人肯定会被人说不安分的,名声受影响啊。

不过潘安听潘爷爷说都是五官端正的,长相太丑的估计他老人家也不会挑。

二丫重点问了童生和家里开早点铺的人的长相,让潘安感慨这年头长得好十分重要啊。

“那人比我大了十岁,也太大了点,而且还有儿女,就算他是童生我也是不愿的。”二丫有点失落,潘安觉得她是想到童生就想到了潘茂云,这人和潘茂云条件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她估计是很失望。

“刘伟我是见过的,我不想嫁他,不如就那早点铺家的吧,我早就想去县城看看,却没有机会,要是能嫁到县城在那生活也是顶好的。”二丫平常看着挺腼腆一姑娘,潘安没想到提起自己婚事倒是挺大方的,就这样摆出来和他谈,一点不避讳自己的想法。

想想也是,要是二丫嫁到村里,想去县城还不见得什么时候,他们潘家短期之内也是攒不出在县城买房的钱的,二丫想做城里人,过好日子这想法挺现实的。

而且她觉得虽然那男子目前没什么一技之长,但是他家做吃食,他也是可以学的,二丫自己也能学着做,以后分家也能糊口,但是这能定在县城的机会不多。

潘安觉得她这二丫姐虽然平时看着挺软弱的,关键时候还是挺有自己主意的,于是他就旁敲侧击地问他爷爷的想法,没想到潘爷爷也挺赞成。

潘爷爷是觉得他家迟早是要搬到县城的,姑娘们嫁到县城是好事,亲戚多也能互相帮衬,村里都是地里刨食的,不像县城挣钱的机会多,有身份的人多,他觉得他家这都书香门第了,以后孩子们也得结交一些书香人家。

潘安觉得他爷爷真是想远了,他家搬家还有时候呢,县城的房子价钱可不低,更何况他们家这么多人,不过他倒是能理解爷爷,他爷爷当初也算是在小康之家中生活,只是后来遭逢大变,但是必定是想念之前在县城生活的日子的,有这个想法十分正常。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