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章(2/2)

“李穆。”他的话还没能说完,长孙道悦幽幽问道,“于你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穆忽感哽咽,囫囵吞下突如其来的泪意,抬起上半身,诚恳道:

“请舅兄赐教。”

长孙道悦浅浅笑起来:

“长孙氏、河东裴氏之于我,陇西李氏之于你,这才是最要紧之物。保全家门,在你我之身。区区骂名,不值一提。”

李穆似乎还想说什么,但始终没能说出口,只是默然跪着,低头不语。

长孙道悦见他不说话,便继续叮嘱李穆:

“去地方时带上我阿妹吧,她娇纵得很,脾气不好,家中需你多多担待。”

李穆苦笑,这一次他正想说话,长孙道悦却摆摆手,疲倦道:

“回去吧。”

朝会一日,群臣聚于太极殿前,殿外华灯环绕,从宫内延伸到云龙门,连华林园内也放置了大量华灯。耀眼的烛光点亮了洛阳城的黑夜,又被洛阳城中贺年的喧闹声簇拥在“天下之中”。正如长孙道悦所料,任城王父子一并出现在此次朝会上。拓跋渊神色疲累,看起来确是旧病未愈,低声和身旁的拓跋昭说话。

元日的朝会要持续到第二日天亮,朝阳初升时,年纪大一些的朝臣身子撑不住,后半夜时向皇帝请求暂且归家小憩,皇帝今日心情大好,一概恩准,甚至连任城王的告退也不加在意地应允了。

对于宫中嫔妃而言,正式的朝会她们不能列席,只能在后宫中看一看灯,听着外面的节庆之声。按照规矩,元日当天会有命妇入朝参拜,算是安排她们与家人团聚。

这也是贺盈在洛阳度过的第三个年,时至今日她仍没能融入此地。相比其他人纯粹的快乐,贺盈对命妇朝拜更为忧虑。

中宫虚置,后宫中品阶最高者即是昭仪,但太子没有交由贺盈抚养,而是交给保母。其中含义,无非暗指贺盈不是皇帝心中属意的中宫人选,昭仪之位,仅仅是向贺兰部示好,安稳贺衍镇守北疆之心。

只是贺盈的心思并不完全在这些明褒暗讽的手段上,她只是因此事而愈发怀念上谷时的自在生活,怀念兄长和友人,如今他们相隔千里,各自被锁在牢笼中,数年没有彼此的消息。命妇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家中琐事时,贺盈的心神早已飘至久别的贺兰部。

直到女官轻声呼唤和推搡,贺盈才从发愣中回过神,原来命妇与其他嫔妇们聊起子嗣一事,贺盈无奈地叹息,她一向不喜参与到此事之中,然而身边的女官素来不遂她意,贺盈只能勉强一笑,把散乱的心神收拢。

这一举动倒让下面坐着的命妇会错意,其中一个宽慰笑道:

“昭仪年纪尚小,皇嗣一事顺其自然便好。”

贺盈不答话,低头无所谓地笑了笑,另外一个妇人打趣刚说话的那一位:

“说起孩子,妾记得你家的两个孩子感情极好。”

那位夫人谦逊一笑,不过旁边又传来几句讽刺,贺盈着意听了听,大概是说她家孩子嫡庶不分云云,平白教贺盈觉得可笑。

北人向来在意嫡庶之别,以至于闹出多少兄弟阋墙的笑话,为争一个爵位而老死不相往来。贺盈小时候,母亲拉着她兄长贺衍与拓跋谦的手,多次教导他们不可视小利高于情谊,君子求义,小人方求利,世家子也不例外。

贺盈便随口问女官,那位主动与她搭话的夫人出身哪一家,女官竟直接大声询问,贺盈撑着额角,困窘地笑着,抬眼看向那位夫人,后者诚惶诚恐地向她一礼,答道:

“妾是清河崔氏妇,母家是范阳卢氏。”

贺盈的手一下子紧握成拳,端坐着看向卢氏,低声道:

“这样巧吗?妾母家正是清河崔氏。”

“哎呀,何止这一事巧啊!”刚打趣崔氏的那位夫人掩唇笑道,“她家长子现下在上谷郡任太守呢!”

贺盈的眼睛极缓、极缓地亮起来,她的右手撑在小塌的边缘,用长袖遮掩轻微地颤抖,左手则缩在袖子里攒作一团,问道:

“是这样吗?”

卢氏笑着点点头,又感喟道:

“是家里庶长子,说什么也不听,定要去上谷郡。他和家里的阿弟关系好,去了之后常有书信往来。”

贺盈坐直身子,没有接下卢氏这句话,转而说道:

“妾许久未见清河崔氏族人,还请夫人与妾一一道来。”

※※※※※※※※※※※※※※※※※※※※

作者没话说。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