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不是找错资料了吗?”罗德里克十分怀疑人生,于是他怂恿团队中十分好学的同事去像接待团打听打听。
接待团的人来得很快,来的是整个接待团最年轻的小伙子——据说才51岁,他甚至还带着一些少年感,50多年了也没能有个青年的样子——此人姓唐名肃,但是人一点都不严肃,十分热情好客。
罗德里克的同事在和对方“畅谈”半小时的人生之后,终于委婉地问到了有关华夏历史书的事情,他装模作样地抱怨了一下他们这次行程的匆忙无法久住,却又对华夏历史感兴趣,便自己找了点书来看,哪知道似乎找错了版本,看了四五个小时,只看到黄帝、蚩尤之战。
哪知唐肃一脸惊讶且佩服得看着他:“真厉害,”他夸奖得真心实意,眼中冒出崇拜的星光,那模样就差扑倒下来抱住对方的大腿跪求学霸带学习了,“从盘古开天到上古混战,那几个部分我们得学一周。”
学者只觉得心肌一梗,想了想之前整个交流团立下的“三天内解决这该死的历史”的决定,小心翼翼地问:“我们误拿了学生用书吧,难道华夏就没有大年份表吗?”就是那种,比如“1420年,故宫建成,象征xxx;3420年,故宫2000岁,象征xxx”这样,简单、明了的表!翻译成联邦文也是“一→一”这样模式的年份表!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件大事对华夏的影响的表!
唐肃被他问得十分疑惑:“先生,你让我好好想想。”说着就打开了智能机,像模像样地搜索起来。
学者差点一口血吐出来:真的在网上搜到的话,他至于拉下脸来问吗?
唐肃没注意到学者的表情,眯着眼睛认认真真地去搜,嘴里还依稀呢喃着什么,学者华夏语不错,大概听明白了,他说的是:“我记得有学霸做总结……咦……难不成资料被删了吗……文史系的学弟学妹应该都靠这份资料救急才对……”
他大概搜了有五分钟,才“啊哈”一声笑道:“找到了,需要我发到你的智能机去吗?”
没想到自己在网上没能搜到的信息还真的被对方找到了,学者只觉得华夏这个民族奇怪起来,连网络都欺负外来人!但是他做出了感谢的表情:“那实在是太麻烦你了,请发过来给我吧。”
唐肃一边发一边说道:“华夏出版的书籍里没有你们想要的那种表,好在有人做过事件表的笔记,整理得较为详细,不过也只能知道个大概,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来问我。”
要的就是够简洁!那几本书的内容才是不正常记录,你们华夏人要学习联邦史,要考第一第二大学,本身就很忙了,还把自己民族的历史那么细化,真的忙得过来吗?
学者一边吐槽,一边说着感谢的话。
等文件传完之后,他立刻就告辞走人。
回到宿舍,他慷慨地与所有人分享自己拿到的资料,这一次也是几个人分看。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分到的那一部分:
改革背景:北魏中期,各级矛盾日益尖锐,孝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做出了改革。
/ 政治{ } 结果:
【大括号】:/经济{ } 结果:
/文化{ } 结果:
改革的历史作用: (正面评价)(负/面评价)
学者:“……”所以,年份在哪里?
一个小时之后他才知道,这份文档,把具体年份、大事件内容,分开了,他看的这将近1页的总结里,在另一个同事的资料中,只占据了一句话: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改革。然后没了,至于改革的作用,也就是“历史评价”那里,得他这边找。
于是他们开启了“你看年份,我找作用”的分工合作,然后汇总的模式,等他们把年份大事及大事的作用整理完成,又是5小时过去了。
此时第一天已经过去了。
※※※※※※※※※※※※※※※※※※※※
【注1】引用自徐整的《三五历纪》原文,是我能查到的最早记录盘古的文献。
【注2】【注3】均出自《淮南子·览冥训》。
盘古开天、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等都是常年霸占小学语文教材的成语、神话故事,并且是精读课文,占据一整个单元,是考试必考内容之一,所以我觉得把它编进历史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摊手╮(╯▽╰)╭)
如果有小可爱觉得不严谨,那么……忍着吧_(:3」∠)_